查看1914回复0 字数 780
IP:- 中国
净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就是佛所说的十方世界净土。皆可称为净土。 但我们这里所讲的净土,是特指净土三经所开示的凡夫众生依阿弥陀佛本愿力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 《佛说无量寿经》记载:在过去无量阿僧祗劫前,我们的娑婆世界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此佛在世教化众生四十二劫。 一次世自在王佛为诸天世人说法时,有位国王名叫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悟,顿发无上菩提之心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名为法藏比丘。修行大乘菩萨道勇猛精进,他希望成佛以后建立一个安乐世界,普度众生。 其师世自在王佛知其誓愿弘深,以佛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让法藏比丘看到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的清净庄严。法藏比丘看到诸多净土之后,深受教益,发心更加恳切,并且用整整五劫的时间来思维这些净土建立的奥义。 并且,希望自己成佛时能够建立一个集合所有诸佛净土的优点。没有一切身心忧苦,只有无量清净喜乐的极乐世界,接引十方一切念佛众生。如果能往生其中,就离苦得乐。并且永远不会再退转道心和堕落恶道,一生即可解脱生死乃至成佛。 因此法藏菩萨在如海圣贤大众之中,对其师世自在王佛发下四十八大愿。发誓这些愿望如果不能实现,就不成佛! 其中,第十八愿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体现出阿弥陀佛建立净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救度无力自救的五浊恶世凡夫,承诺十念必生。 后来法藏菩萨经过无央数劫生生世世广修六度万行,积累福慧,终于在十劫前功德圆满,成就佛果,佛号阿弥陀,意为无量寿及无量光。并如愿建立了极乐世界,接引十方念佛众生,可知佛的誓愿不虚。 凡持其名号者,不仅生前获佛护佑能消除一切灾祸业苦,死后更可化生其极乐净土,得享一切安乐。 正是这些殊胜誓愿,让阿弥陀佛最终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在大乘佛教中,阿弥陀佛的地位非常崇高,所以在信仰大乘的国家十分流行。 |
楼主2023-6-12 2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