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789回复0 字数 3,713
IP:- 中国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冯京三 于 2021-1-9 15:35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发展脉络 中国文字说(三)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中,也就是说,除了汉族以外,其他都属于少数民族。目前,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是中国文字史的重要部分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 朝鲜,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 55个少数民族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列表如下(不包括兼用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
中华民族的融合及文化、文字 远在旧石器时期末期和新石器时期初期,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原始书友圈。这些书友圈经过互相争斗,合并为炎帝、黄帝、九黎族(蚩尤)三大书友圈联盟。再经过征战,三大书友圈联盟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大联盟,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开端。 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其内涵就是: 一、和而不同。 二、农耕文化。 三、修德文化。 四、创新文化。 五、奋斗文化。 六、使用方块字。 至此以后,中华民族历经了秦汉的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融合;隋唐的统一;五代十国的融合;宋朝、契丹、西夏、金、南诏的融合;元朝、明朝的统一;清朝的统一和融合。总的来说,都是融合统一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旗帜下,统一在中国方块字文化的旗帜下。 中国清朝康熙年间,(康熙49年---康熙55年),官府修编了一部《康熙字典》,收录方块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这是当时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典,也是中国文字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巨著。清朝是满族人的天下,康熙也是满族人。然而,他没有搞“满文字典”,而是修订了一部有史以来收字最多的方块汉字字典。由此可见方块汉字的优秀,可见方块汉字的先进,可见方块汉字感化力和融合力。 历史上,很多很多的民族,在接触和了解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后,果断地学习方块汉字,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至今,这些民族,家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子孙兴旺,生活幸福,例子举不胜举。 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民族文字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很多民族也是有过自己的文字的。这些民族如今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文字,不论是还在使用的,还是已经不使用了,因为,都曾经记载过历史的事件。因此,都属于中国文字的一部分。要对中国的历史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就得知道这些各民族的文字。但是,有很多民族文字是已经死亡的文字,几乎无人认识。有待于对文字感兴趣的年轻人去挖掘研究了。本文在此,介绍一些古钱及古物上见到的文字。 契丹文 前者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后者相传为太祖弟耶律迭剌所创制,主要用于碑刻、墓志、符牌,著诸部乡里之名以及写诗译书等项。金朝灭辽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诏罢契丹字”。从创制到废止,契丹文前后共使用二三百年,随着哈剌契丹(亦称黑契丹)建立的西辽(1124~1211)灭亡,最终成为死文字。契丹文图书几乎全部湮灭,。 吐蕃文字 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即拉萨)为巩固统治,他仿照唐朝管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严酷的法律,创制吐蕃文字。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如今的藏族文字和唐代吐蕃文字是一脉相成的继承关系。 女真文字 女真人于12世纪建立建立金国后不久,仿照汉字创制了女真文字,与汉字同为官方文字。13世纪金国亡于蒙古人之手后逐渐消失。1413年树立的永宁寺碑是现存唯一金朝灭亡之后的女真文碑刻,在黑龙江下游今俄罗斯特林附近。现存女真大字石刻共计12件,其中11件属金代、1件属明代。 西夏文字 1036年,西夏大臣野利仁荣:秉承李元昊旨意创造蕃书(西夏文),成十二卷,行体方整,但笔划繁冗。又,《宋史》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第二百四十四记载:“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 实际上,李元昊是把方块汉字当拼音,重叠在一起“拼”成文字。历史上有一本《蕃汉对照字典》,是专门对照翻译方块汉字和西夏文字的。 1227年,蒙古军灭亡西夏。蒙军遵照成吉思汗遗言,杀死了投降的西夏皇帝李,并且,将上自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全部屠杀,西夏党项人以种族灭绝的方式消亡于历史中。西夏文字由此成为“死文字”。 八思巴文 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1253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夫妇等二十五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1260年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教门。至元年间,奉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1269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文”。 八思巴所创制的“八思巴文”属拼音文字,共有41个字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字母表主要由藏文字母组成,也有一些梵文字母,还包括几个新造字母。字母形体多呈方形。关于字母数量,《法书考》、《书史会要》等早期文献及其不同版本中,有41个和43个的两种说法。前一种是指最初的字母表,即原字母表;后一种则包括续增字母。事实上,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字母陆续有所增补,据现存资料归纳,总数达57个。按忽必烈的规定,八思巴文是用来"拼写一切语言"的。现存资料也说明,它的书写对象包括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 1368年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遂逐渐被废弃。现在国内外学术界通用两种名称,一是按创制者命名,称作“八思巴文(字)”;一是按字母形状特征命名,称作“方体字”。 综上所述,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字三条主要的文字发展脉络上,中国方块汉字是一条,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是一条。特别是一些历史上的古文字,包含着很多细微的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需要有人去研究、解读。而现在,研究,解读这些少数民族古文字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极少极少,是个难题啊。 另外,在现用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上,还是要尊重各民族群众的自主选择。人为地用“拉丁字母拼音”或“外文拼音”去生搬硬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这个方法显然是有缺陷的。 中国的少数民族,说到底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他们毕竟都是中国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让中国人去创造外国人的拼音“新文字”,这显然是不合适,也是不应该的!让各族人民自己选择是最好的方法。历史上,无数的少数民族选择了使用方块汉字,如今都发展的欣欣向荣!今天,各少数民族愿意选择方块汉字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就没有必要把外国的拼音文字强加成他们的“新文字”。 2021,1,9. |
楼主2021-1-9 15: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