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中国方块汉字的发展脉络 中国文字说(二)

2021-1-6 06:24:51查看2188回复0 字数 4,948

冯京三 群主 IP:- 中国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冯京三 于 2021-1-6 06:45 编辑

DSC_48401_副本.jpg

中国方块汉字的发展脉络


中国文字说 (二)


中国方块汉字的发展史,这一章节,已经有无数的专家研究、总结过了。很多资料,网上都有,我也就大致罗列一下。


有所不同的是,中国方块汉字的起源,我跟专家们不同的认知观点是:专家们是以考古中人为的实物为参考物的。而我是以大自然中的某些特殊的实物为参考物的。我认为,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我们的祖先远在数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去注意和观察石头上的天然文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方块汉字所以选择采用构架形方块字,无疑是受到大自然的启示和影响。


天书1_副本.jpg


中国方块汉字的起源


中国方块汉字的起源是从人们收集石头上的文字开始的,继而研究,模仿,契刻石头上简单的笔划,用以祭天,敬神,记数,记事等。因为龟甲,大片骨更容易刻划,这种远古文字于是从契刻石头转移到刻划甲骨上,形成了以后较为成熟的甲骨文体系。


贾湖刻符


出现于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


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陶钵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DSC_48242_副本.jpg



青墩刻符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刻符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骨刻文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距今4000年---5000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



陶寺朱文


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距今4000年---5000年。




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公认的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字系统。


清朝光绪年间,国子监王懿荣得了大病,四处求医找药,无意中发现药材“龙骨”中有一种刻了文字的龟甲,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物,于是便派人此处搜购,原来这些龟甲是河南安阳一带农民拾获后卖给中药店的,后来经研究发现龟甲上的纹路应该就是古老的文字,这个发现轰动了学术界和文化界,从此,甲骨文受到许多学者、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视。


殷墟的甲骨文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数大类,而且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


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从商朝后期开始在青铜器上出现,至西周时发展起来。大体上商后期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不超过50字,西周末年的毛公鼎上铸的文字则长达497字。现代先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大约有1万件以上。金文据古文字学家容庚所编《金文编》统计,大约单字共3000多个,其中2000字已经认识。金文的形体和结构,同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种字形。

大篆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文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时的文字趋向简化,各诸侯国因不相统一而形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情况,大体上秦国用大篆,六国用“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也是一种“篆”,从字形上看比秦国文字与西周的金文有更近的亲缘关系。篆的意思就是把笔画拉长,成为一种柔婉美化的长线条。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形。秦始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体,由李斯书写出标准字体《仓颌篇》,赵高作出《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让全国统一用他们简化后的字体书写,这就是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隶书


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代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到汉朝时就成为全国范围的正式书写体。当代流传下来的汉碑,就是由这种隶书写成的。


20、第四次1_副本.jpg


草书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书

楷书,它又名“正书”或“真书”,成熟于东汉时期,盛行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基本上是楷书的样子,可以说是楷书的一个支派。楷书、行书和草书,一直流传至今。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




王羲之和魏晋南北朝碑刻


王羲之(303年~361年)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永和九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方块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留下的主要的书法成果是大量的碑刻文字。如《中岳嵩高灵庙碑》《龙门廿品》、《石门铭》、《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张玄墓志》、《敬使君碑》、《李仲璇碑》、《王偃墓志》、《朱岱林墓志》、《泰山经石峪》、《匡吉吉刻经颂》、《贺屯植墓志》、《西岳华山庙碑》等。


44、玉筋篆1_副本_副本.jpg


唐朝书法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史称“大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 开元通宝钱钱文就是欧阳询的书法。




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颜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家。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但其得以变革的启迪者,乃吴郡张旭。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史学家范文澜在著述中每及于唐书,皆称“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仪斯书,原因是那些书帖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读者可从本文中领略个中滋味。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历史上大凡优秀的艺术,均不违背此一准则。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宋朝四大家和瘦金书


29大观-1_副本.jpg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10苏东坡绍圣1_副本.jpg


宋朝四大家,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个人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诗人将他们合称为宋代书法四大家。当然每一个人在书法方面又是自成一格的,不光是学习古人的书法特色,而且善于创新,可以说自成一格,因此世人对他们的说法是备受推崇的,将其合并为四大家。


54黄庭坚书元豊通宝1_副本_副本.jpg


在这四个人中,其中蔡,有人认为是指蔡襄,但是也有一些人提出异议,认为指的应该是蔡京,至于最后这一位究竟指的是谁到现在一直都是有争议的。总之宋代时期的书法艺术成就还是比较高的,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33照片 19745_1_副本1.jpg


中国文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形还再继续简化,但字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做为我国四大发明术之一的印刷术,就是以楷书做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而漂亮,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


32蔡京书大观1_副本.jpg


元朝书法家




楼主2021-1-6 06:24:51

浏览奖励

15

查看全部奖励

助推上热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立即注册 |

花猫写作网-让你的每一个文字都有价值!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