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维
来源|良大师 ID liang_da_shi
前段时间,一位老朋友来找我。他是一名培训师,以前很有名,主要讲销售。现在企业培训生意不好做,他想转向个人市场,因此前来征求我的建议。
我说这个思路是对的。现在个人线下培训市场需求很旺盛,如果有好的产品,再加上有效的营销推广,完全是可以搞的。
于是我问他,准备讲什么课程?他说,肯定讲销售了,这是他拿手的。而且,他观察了市面上针对个人的销售课程几乎没有,这算是一个空白地带。
我想了想说,你有没有过考虑一个问题?销售是个老调重弹的主题,没什么新颖之说。而且中国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员非常多,这个主题应该会有很多人想到,可是为什么这个空白地带迟迟没人填补?
有可能是大家都评估过,觉得“销售课程”不适合线下个人培训。
我没分析过这个市场,但是我的感觉是,个人培训市场更适合那些“有确定感”的课程。比如,演讲、写作、个人商业模式、时间管理......
这些课程,讲师只要把方法讲透了,再给几个工具模板,学员就会明显感觉得到了提高,虽然仅仅是感觉。
但是,销售课程呢?学员评估效果只有一个维度,那就是能不能帮他成交。
显然,销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次课程对学员是否有帮助,更需要的是长久的实践和积累。
不可能上完一次课后,销售额马上翻几番。这很可能是制约这门课往个人市场普及的原因。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方猜想。
不过这个市场没有人去做,就是一个显性结果,而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个市场并不被看好。而不被大家看好的市场,往往真的就不怎么好。
我们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去洞察机会吗?我的回答是,在充分竞争市场中,确实很难。
什么叫充分竞争市场?进入门槛不高,供给和需求达成一种常规平衡,就是充分竞争市场。
例如,针对个人的线下培训,只要有料的人,又敢于表达,再加上点传播手段,谁都可以开课;
例如,股票市场,谁都可以去买卖,低买高卖一定会赚钱;
例如,你现在去做抖音,想到一个主题,是别人没想到的,那么多半这个主题红不起来。或者其实是有人尝试过,但是失败了,于是变成了沉默的螺旋......
这都是充分竞争市场。这些市场中几乎所有的机会,都已经被验证过了,并且都以某种方式表现了出来。这其实就叫做博弈均衡。
在这种情形下,你只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才能有收益;你的演讲课程,要比市面上的多数讲师都要更有新意;
你手里的股票,要能不受市场波动,持久握着;你做抖音,也做家庭场景剧,女主角就要比祝晓晗更漂亮,情节也比她更出彩......
是的,这些不是靠洞察机会,而是靠实力死磕的。
综合一下观点: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你发现的机会往往是无效的;
2. 完全竞争市场,想要成功,只有死拼功力;
3. 在不成熟的市场,机会才能称为机会,但也有很大的风险成本;
4. 多去关注一下失败者,他们比成功者的经验更有效。
来源:良大师 ID liang_da_shi 花猫説自媒体平台经授权发布,本文图片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