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关闭

花猫说热搜

思维 教育 情感 金融 职场 财经 管理

广告为用户自主发布,请自行甄别真假。

首页 长文专区 思维认知 人到了一定年纪,拼的不是能力,而是容人的格局

人到了一定年纪,拼的不是能力,而是容人的格局

猫大俊 2024-11-12 19:34:23 IP:- 中国河北廊坊

曾国藩是一个笨小孩。

据说他小时候背书,背到半夜,都背不出来,躲在房梁的小偷都学会了。

本想等他睡着,出来偷点东西,实在等不及,就出来背了那篇文章,嘲笑了他一番,就离开了。

这样一个笨小孩,经过七次才考上秀才。

后来又考上进士、翰林,平定太平军,开办洋务运动,成长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

曾国藩的命运逆袭,就在于他不断修炼自己,扩大自己的格局。

经历过逆境,才能成就大格局

曾国藩的家境很平常,家里也没出过什么人才,他从小就被老师嘲笑笨,将来不会有出息。

22岁那年,曾国藩和父亲曾麟书一起去考秀才。

这是曾国藩第六次考秀才,是父亲第十七次考秀才。

曾国藩考了快十年,屡战屡败,父子俩成为乡邻的笑柄。

这次,父亲考中了秀才,曾国藩却被主考官当成反面教材,说他的文笔还可以,道理没讲通。

如果是一般人,早就放弃了,但曾国藩遭受羞辱,却没有放弃。

反而通过这次羞辱得到了成长,他开始反思多年的考试经历,分析自己差距在哪里,他把历年的考卷放在一起对比。

他发现自己写得有些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忽视整体和大局,于是开始在整体和大局上下功夫。

第二年,曾国藩终于在第七次考中了秀才。

这次成功,他找到了写文章的诀窍,也找到了自信,然后一路考到翰林院,平步青云。

成功的背后,是艰苦的努力,有格局的人,会厚积薄发。

一个人如何面对逆境,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事业和成就,面对困境的态度就是一个人的格局。

193404kanu1hsu88swwya5.jpeg

突然想起许知远在《十三邀》的节目里,采访过王宝强。

王宝强成名前,在北京的地下室里艰难度日,别人不愿意跑的龙套,他都跑。

跑龙套的时间不确定,有时候要等很久,他就在那里等,很多人都走了,还有他在坚持。

最穷的时候,没饭吃了,他跟爸爸要钱。

爸爸说留给哥哥结婚的钱都给他了,让他省点花,他在被窝整整哭了一天。

和曾国藩一样,王宝强也是看起来笨笨的。

他在本色出演《傻根》《士兵突击》后,他的戏路一路拓宽,尝试各种角色,成为百亿票房的影帝。

成功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是有格局的人。

面对逆境,会着眼未来,用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断调整自己,做出超乎常人的成就。

聪明人常有,而面对逆境,依然坚持的人不常有。

保持自省态度,才能扩大格局

曾国藩从一个笨小孩,逆袭成功,是和他持续成长,持续自省分不开的。

曾国藩考上进士后,去北京就职,遇到了很多精英。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自信,一下子崩塌,变得很自卑。

他发现自己有很多缺点:视野狭窄、心浮气躁、虚伪傲慢。

30岁那一年,他决定开始学做人,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于是他开始写日记,每天记录发生的大事,做得不好的就自责,然后开始纠正。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改正这些毛病非常难,于是决定用一辈子来改掉坏毛病。

自此以后,他没有一天停止自我反省的,他62岁时的自省和30岁的时候,一模一样。

曾国藩组建湘军,没有实权,号召力却很大,遭人嫉妒,被咸丰帝怀疑,被同僚排挤。

咸丰四年,曾国藩在江西九江被太平军袭击:惨败。

193404d8omm8ggv4omq4zj.jpeg

第二次投河,自杀未遂。

太平天国内乱以后,曾国藩跟咸丰帝要实权,正好父亲去世,他在家守孝,咸丰帝就让他在家,相当于罢黜官职。

他很愤怒,感觉皇帝很愚昧,官场都是小人。

这时,他整天生气骂人,很痛苦,又开始反思。

他发现过去的自己,有道德的优越感,锋芒毕露,说话太直,得罪了很多人。

于是,他开始潜心阅读,比如《道德经》《庄子》等,从圣贤的书中寻找智慧。

这次的阅读,他开始蜕变,脱胎换骨。然后,他开始调整自己,变得谦虚、柔和、宽容,也不和皇帝硬顶了。

通过自省和阅读,他对他人和世界的理解力加深了。

从刚强变得柔和,格局也就扩大了,这也为他以后的事业打下基础。

孔子曾说“吾日省三身也”。

一个人只有不断审查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扩大格局,成就未来。

经得起委屈,才能撑大格局

曾国藩经过反省,开始变得更加包容,对伤害自己的人,也不会计较。

曾国藩对左宗棠一直很好,处处提携他,但左宗棠一直嫉妒曾国藩。

曾国藩一路升迁,而左宗棠却只能做曾国藩的幕僚,心里很不平衡。

曾国藩平定太平军后,左宗棠没有经过曾国藩的同意,直接汇报慈禧说太平天国幼主逃走。

导致慈禧太后指责曾国藩,曾国藩声誉受损,很委屈。

面对左宗棠的“恩将仇报”,曾国藩没有生气,没有回击,只是想和左宗棠切断关系。

然而,左宗棠还是不依不饶,见到人,就骂曾国藩。

曾国藩的家人都很生气,曾国藩交代家人,不要去解释,也不要说左宗棠的坏话。

他对左宗棠的话不闻不问,当作没听见。

同治五年,左宗棠受命镇压西捻军,曾国藩所辖的江苏正好是他重要的粮饷地。

左宗棠害怕曾国藩会报复他,不给他粮饷,出乎意料的是,曾国藩没有那么做。

反而提供充足的粮饷,而且还派了他最器重的大将刘松山给他使用。

193405s2zjj23t2nc3zhm2.jpeg

这件事让左宗棠特别感动,发自内心佩服曾国藩。

以至于曾国藩去世的时候,左宗棠在战场打仗,还派人送去挽联,并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

有些委屈是被动的,有些委屈,曾国藩是自己主动承担的。

1868年,曾国藩任直隶总督,遇到著名的天津教案。

说是一个武兰珍的人,在天津受教堂教民之使,迷拐一个少年,激起了天津民众愤怒,打死20多个外国人,包括法国外交官在内。

这件事很棘手,在没有人愿意接手之时,曾国藩接过这个烫手山芋,撤掉地方官,激起群愤。

曾国藩调查此事,发现跟外国人无关,秉公办事。

要求以命抵命,定了20个人死罪,遭受巨大舆论压力,曾国藩不堪重负,病倒。

曾国藩从大局出发,实事求是,而不只是袒护国人,遭受很多不理解,吞下了很多委屈,只是为了国际和平。

曾国藩的思想,极有前瞻性,具有国际化眼光,而不局限在小我。

他关注人类共同体,尊重每一个人,吞下了委屈,生出了格局。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就能办多大的事。

曾国藩从一个满身缺点的笨小孩,逆袭为晚清名臣,他的成长之路,适合每一个普通人模仿。

对于急功近利的我们来说,曾国藩真的很值得学习。

学习曾国藩,可以让我们静下来,慢慢打磨自己,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作者 | 紫翘·居燃
图片 | 紫翘·摄影爱好者投稿
主编 | 诗雨
编辑 | 李江澜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助推上热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立即注册 |
发帖

83

粉丝关注

2795

主题发布

平台分为三个区域:日更365+书友圈+长文专区,长文专区是针对每篇文章不低于2500字的可读性高的文章而准备;
花猫写作网-让你的每一个文字都有价值!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