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nny乔来源|Jenny乔 id Jenny-Qiao-Love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 如果要评价2019年度词汇,我相信“啃老”一定会备选之一。从年初的全民公敌苏明成,到年中的日本大使怒杀啃老儿子,“啃老”的年轻人越来越被妖魔化。不如今天,就试试从一个角度看“啃老”。 ”01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搜:#如何优雅地向父母要生活费#,本想点进去“观摩学习”一下,没想到一看就是一中午,不得不说,这届年轻人实在太有才了。
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思路,简单来说分三类,第一类是以退为进型,比如双十一给父母买了2000元的礼物,换回一台双倍价格的笔记本电脑; 第二类是语言暗示型,比如给父母发一条关怀短信:“妈妈,今天天气好冷,多穿点,注意保暖。不要和我一样没有衣服穿。” 第三类是简单粗暴型,张嘴直接要就行了,毕竟脸都不要了,还要什么优雅。 虽然这届网友心态好、思路广、厚脸皮,但在这些言论其中,还有很多谴责的声音,直指两个扎心的字眼:啃老。 02 说起啃老,很多年轻人都皱眉头,谁也不想啃老,可不肯真的活不了。
比如办公室一个同事,最近就很苦恼,她因为手头紧向家里借了房租钱,被亲戚指指点点了半个月,导致至今都不敢向家里借钱,宁愿多给点利息,去跟银行借。 我问她为什么,她无奈地说,北漂五年,30岁,还在向父母要生活费,丢人。
其实,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在2018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出一组数据,显示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其中“啃老”比例最高的年龄段是28到38岁的中青年族群。 在月入过万的受访者中,有四成承认啃过老。 相信在这些啃过老的年轻人中,大多数都像我的那位同事,一个人在大城市中打拼,他们可能为了省钱住到郊区,每天上班通勤2小时,每一季交完押一付三的房租,工资卡剩下的余额,也就仅仅够每天三顿的饭钱了。
当他们被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得喘不过气,不得不低头向家人伸手时,这可耻吗? 谴责年轻人啃老的言论有很多,但他们不知道,对于这些正过“啃老”的这些人,父母的支持却能拉他们一把,走出人生某个阶段的困境。 你说这是“啃老”,但对于儿女来说,这是依靠,对于父母来说,这是天性。 03 毕业后过得很拮据,父母愿意让我啃老,该啃吗? 最近一期《奇葩说》,就“啃老”的话题再次开辩,罕见地,在这个我以为大家都会理论当然反对的话题上,导师中的大部分嘉宾都选择了啃,而最后支持啃老的正方居然赢了。 其中,正方辩手冉高鸣的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他在大学时为了不啃老,做了很多辛苦的兼职工作,包括在朝阳公园表演喷火,做驯兽员与海狮接吻……
在他一个暑假可以挣到四千块时,他特别自豪地邀请妈妈来看表演,一边喷火一边接吻的他逗笑了全场观众,却发现妈妈在人群里默默哭泣。 年纪轻轻、四肢健康,却像蚂蝗一样吸血父母的“啃老族”固然不值得提倡,但为了自尊、为了心安理得,坚持不啃老,不要父母帮助,也并不是天然正确的事。 因为在“啃老”这个行为中,父母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还有情感上的依赖、心理上的陪伴。 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心理依赖,尤其是父母,他们早已习惯了为家庭贡献,儿女付出,而这种付出,既有父母对子女无法割舍的爱,也有让他们得到被需要的满足感。 当我们长大后,因为害怕“啃老”拒绝父母的一切帮助,留给父母的,或许有“儿女独立”的欣慰,但同时,一定还有对儿女生活的担心,和自己不再被需要的失落感。 所以适度的啃老,其实是一种亲情的维护。 04 今年夏天,一则关于“啃老”的新闻引发了身边很多朋友的关注。 前驻捷克大使官熊泽英昭,他的儿子熊泽英一郎是个大龄“家里蹲”,不上班、没家庭,在家混吃等死,长期靠父亲养活。 6月1日当天,熊泽家附近的小学举办运动会,熊泽英一郎因为玩游戏被打扰而生气地大骂“我要杀了这些家伙”。 儿子的言论让熊泽英昭感到非常不安,两人因此大吵起来,熊泽英一郎更威胁父亲“把你杀了”。 儿子的威胁和担心他会伤害小朋友的念头,让熊泽英昭在冲动之下,朝儿子的胸前、脖子一共刺下十几刀,亲手杀死了这个对社会毫无贡献的“茧居族”。 这件事在国内一曝光,主流舆论都是同情这位父亲,强烈谴责长期啃老的儿子。 并且结合着大火的电视剧《都挺好》,刮起了一股“反啃老者联盟”风,只要是跟“啃老”有关的话题,一定会出现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生啃老族不如生叉烧等负面形容词。
其实“熊泽英昭杀儿”事件背后,还有一个让人心痛的真相。 儿子熊泽英一郎在18岁时就患上了AS,也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在这种精神病的影响下,儿子一直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只要不顺心就会恐慌和动粗。 在常人眼中,熊泽英一郎是个无耻的啃老族,但在熊泽英昭眼中,他只是在照顾自己生病的儿子。 当然,我不是说熊泽英一郎没有错,也不是在为“啃老族”开脱,而是觉得当今社会实在不必对年轻人“啃老”的现象过于妖魔化,舆论也不该擅自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物化父母对子女不计任何回报的付出。 我最近被不少人安利了一部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 这部剧的主角是一个大龄无业游民小满,32岁没工作没恋爱,和妈妈住在一起,理直气壮的当一个“啃老族”。
说实话,我并不认同他的生活方式,但其中有一点却让我触动很深:小满的妈妈从不催促他找工作,也不抱怨,反而是一直开开心心地被啃,究其原因,是因为相比被啃,她更怕寂寞。小满的陪伴,消解了她的孤独。 这部剧让我想起问过父母的一个问题,“如果我失业了在家躺半年,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在啃老?”没想到我妈挺开心地说,“不会呀,总比一年不回家好。” 我当时很惊讶,没想到被口诛笔伐的“啃老”行为,在他们眼中居然意味着陪伴。 但同时,这句话也让我反省有多久没有放下工作和手机,好好陪过父母了。 曾经在网上流传过一个非常“残酷”的亲情公式: 一个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假设每年平均回家5天,除去应酬、玩手机、睡觉的时间,真正陪伴父母的时间只有大约24小时。而就算坚持30年,加起来的总时间,也只有一个月。 其实我们可以陪伴父母的时间,真的不多。 前两天,#高以翔妈妈 你是我的天使#登上热搜,看到新闻后我立马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聊了聊身边发生的琐事,计划了一下春节的安排。 天灾和人祸,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个今天,珍惜每一次和父母相聚的时间。 龙应台说过一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断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
春节将至,大家记得回家多陪陪父母,啃啃老。 作者简介:Jenny乔,北大学霸,常春藤海归,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职场10万+爆文制造者,多平台签约作家。微信公众号: Jenny乔。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