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无法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包括我自己。 所以曾经有段时间,活的无比拧巴,纠结,又痛苦。 即使有的时候营造了一个特别完美的社会形象,自己却总是痛苦,又找不到原因。 那是因为,你一直没有活出真实的自己,认识真实的自己。 而其实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其实,你可能需要经历几十年的摸索和纠结。 然而,当认识自己的那一刻,所有的感受深入骨髓,过往的经历和感触一下子都涌上来,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也感觉到自己的内在和外部世界突然清澈起来。 也许,那是真的找到自己的时刻。
这是一篇2017年写的旧文。 今天拿出来看,当时处在思想黑暗中的我自己,也那么彷徨过。 幸亏,我身边优秀的,智慧的人很多,他们帮我看到了我自己,陪伴我走出黑暗,终于走进光明与自由。
在北京城郊的顺义艺术区,画家李老师有一间工作室,我们经常去喝茶。
李老师是中央美院的教师,人聪慧又朴实,擅长画表达灵性和感觉的水墨画。 每次我们去,都会拿出珍藏的上等葡萄酒招待我们,或者是好茶。
这次他给我们泡了古树普洱,分别给每个人斟到茶碗里。 多哥说:“孙娟太聪明,就是太脆弱,也总是思虑过多,真的要坚强起来,开朗起来。” 我也在想着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坚强起来,开朗起来呢? 李老师却说: “不要害怕脆弱,脆弱是你的财富啊。 你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会脆弱?必定是敏感的人,而什么样的人才会敏感呢?那是那些先天聪慧,对周边环境,所经历的事,所处于其中的生活有强烈感受的人。 你想想,如果你是一个愚钝的人,你对什么都麻木,无知无觉,反应迟钝,你会有感觉吗? 你会脆弱吗,正是因为你的感受比别人强烈十倍,你的反应自然也比别人明显一些。
如果你和大家一样,有勇气,坚强,坚韧不拔,这些大众意义上的优点,你有自己吗? 正是因为你的脆弱,你才感情丰富,你有了不同他人的感受,才有了独特的你。 所以,不要担忧自己的脆弱,也不要去丢掉自己的脆弱,你要好好珍惜他,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去发挥它,要把它看做你的天赋,借由他释放出你自己。 你看我们认识的这些艺术家,都是因为自己敏感,所以才能更加细腻的捕捉心灵深处的感觉,才能抓住人性,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你的文笔那么好,你要写啊,你要将自己的敏感和脆弱转化成文学艺术创作出来。这是你的财富。”
多哥说: “诶?这倒是个不一样的视角。” 这一番话,居然弄的我因为自己的脆弱开心起来。 我说,可是我很累,因为每天大脑高速运转,停不下来。大脑自己产生的念头太多,我都控制不了。
李老师说: “就像艺术公司的刘总吗?他的思路特别多,新奇的想法也多,每次遇到事情的时候,别人还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已经列举出了好几个思路。 他的事业很顺利,我们都羡慕他,都在说,你的脑子真好使,想法真多。可是他却愁眉苦脸,对我们说,他很痛苦,大脑自己在转,实在停不下来,每天特别累。” 就像打禅语一般。
好友唐是南开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博士,那天坐了两小时的车专程来看我。问我最近状态怎么样,睡眠有改善吗? 我说我在吃一种药,叫做富马酸喹硫平,吃了一个月以后有一种神奇的体验。 这样的体验是在太神奇了,以至于我终于感受到了另外一种人的感受,虽然那个药我不敢再吃,但是这样的体验仿佛开了一扇窗,让我明白了好些事。
事情是这样的。 我一直都思虑过多,三年来的严重失眠,加重了我的思虑程度,大脑开始在夜以继日的自发产生各种念头,遇到事的时候,会自发又快速的产生多种思路和可能性。 没事的时候和睡觉的时候,无数声音,情节片段,画面图案,毫无关联的,走马换灯的轮番出现,无法停止。这样让我白天无法专注当下的事,夜晚无法入眠。 三年来一事无成,还搞得我精疲力尽。
早期抗拒安眠药,觉得对大脑有损伤,可是后来我妥协了,长期失眠对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精神,体质,心脏功能都出现了问题,我必须借助药物了,多方尝试发现,市面上的助眠药全部没有效果。 直到我终于妥协,走入本地睡眠治疗中心的大门。 大夫说:“你这是典型的不由自主,殚精竭虑,我给你推荐一种药吧,一定奇效。” 就是这个,富马酸喹硫平,我看到盒子上赫然写着:适应精神分裂症。 我是知识分子,不会被这个吓到。
但是我还是提醒大夫,我说我只是失眠。大夫说,知道,不用在意那个说明,这个药对严重失眠患者有奇效。你吃就对了。 回家遵医嘱,吃小米粒大小一点,果然困了安然入睡,第二天上午仍然困,每天只有下午清醒。 然而,困的感觉多么轻松美好,我终于可以放松了。 长期失眠造成的全身神经紧张的状态,终于可以舒缓一下了。 吃药后,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白天,我一切正常,但是大脑空空,尤其遇到事情的时候,反应并不迟钝。 但是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方案和思路,只能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心里有感受,想写下来,拿起笔,却发现没有语言。
以前和熟人聊天,我以反应快,内容多,分析的深刻健谈而闻名。 可自从吃这个药以后,对方一番发言之后,我心里有感受,却组织不出语言来,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呆了半天,只会说“哦”。 我发现我变成了,以前常见的那种呆子。 我有个妹妹和我说过,她和别人聊天,也想像别人接上话,可是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沉默了。
我的脑子,前几天是堆满了杂物的房间,思绪烦乱缠绕要夺门而出,难以控制,随意抽个线头就有三千米长。 可如今,看看我的脑子,就像个只有四面白墙壁的空房间。向其中捞一把,抓了个虚空,什么都没有捞着。 我害怕了,我不要变成呆子。我引以自豪的,不就是我的脑力吗? 我害怕了,这个药吃了几天就赶紧停了,我宁愿累,也喜欢那个活跃健谈,有无数奇思妙想的孙娟。 要是这么没有思路的,这辈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把这个奇特的体验告诉了好友唐,他淡定的说: “这个药我熟悉,我们心理学的人经常接触,它是抑制大脑活跃性的,就是让你的大脑不要那么活跃。 其实你这样一个活跃的大脑是天生的,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精神类疾病。这个大夫是个庸医。 你们这样的活跃性大脑极具创造力,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由这样的人群创造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有两种人。 有的人大脑不活跃,他们的想法少,所以他们的行动力强,更适合去执行任务。 而有的人大脑活跃,他们的想法多,更适合策划和创造,但是因为思考的太多而行动力稍差。 这也就是社会这个机器需要这两种人来互相弥补才能更好运行的原因。
但是大脑活跃也有两种,比如那些天才,都是天生大脑活跃的人,他们和你一样,大脑自发产生的东西太多,但因为都是一个方向,所以,他们最终有了成就。那些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无一例外。 但是如果你的想法杂乱无章,不再一个方向,最后也会一事无成,自己还很累。
其实你可以好好保护你这个极度活跃的大脑,这是你的天赋。 你需要做的,就是调整所有念头的方向,把所有的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发挥你的创造力,那你一定能够实现你的个人价值。” 高兴了,我这个胡思乱想停不下来,以为是长期失眠,导致的大脑障碍。 现在看来,我真的应该理解大脑,接受我拥有了这样的大脑,并且学会管理它,利用它。 更不能把它视作病态,抑制了它的活跃性,丢失了我的财富。
中山大学的朱老师对我说,任何时候,希望你不要放弃艺术创作,写作和画画,那是你的天赋。 多哥说,真希望你能开开心心的,乐观开朗的,不要每天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说,你知道我十五六岁的时候什么样子吗? 我背着家里人,偷偷买了《宋词选注》来看,因为我觉得宋词的语言是最美的,他所表达的意境是白话文不可描述的。 那个时候别的小姑娘在打沙包,玩娃娃,我最喜欢的,却是在夕阳余晖下,拿着一本《西厢记》,一个人到放学后悄寂无人的校园里,靠着被夕照晒的暖洋洋的砖墙,读那些词句。
看到诗词能够将那个意境仿佛真的一般形成在脑海里,以至于长大以后,到苏州游园,处处似曾相识。 不仅是诗词中表达的意境,那种朗读起来郎朗上口的韵律感,能给我带来莫大的痛快和狂喜。 我看到春天草木发芽,也会欣喜的流泪,看到红彤彤的夕阳在西山树枝后渐渐隐去,也会流泪。 想想我以前,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就是个善感,喜欢独处和安静的人。
这些年来,我总是觉得我的想象力太丰富,害了自己。总是觉得我这样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太正常,我总是想尽办法想让自己变成活泼开朗,风风火火的人。 有的时候我也能做到,在人群中带起了气氛,自己的幽默和机智发挥的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可是事情过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高兴,也没有那种找到自己的舒缓的感觉,反而觉得,做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是需要刻意去做的事。
我也羡慕其他人在事业中带领团队干练的样子,我也试过去做同样的事,发现自己的确能干好这样的工作。 可是心底却觉得越来越空,好像那个真实的自己被自己丢了,越来越远。结果只能越往前走,越成功,越怀疑自己。
直到前几天,我做了一个心理测试,终于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向自己妥协了。 “你的特点就是习惯忧虑,独立自主,幻想性高,勤于思考,有天马行空的幻象和思路。” 在这样的社会中,在内蒙古,在亲戚群里,得不到任何人认可,时间久了,自己读开始怀疑自己。 所以我又在习惯性的去想,我该怎么样去克服我这个爱幻想,爱思虑,爱抑郁的毛病呢?
一直以来,用大量心血致力于开导我,劝慰我,希望将我变得开心起来的多哥这次对我说。 “也许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然你不会测出来这样的结果。 这就是你的特质。就像李老师说的,你的善感多虑,创意丰富,是你才华的来源,是你的天赋。” 这句话给我了莫大的力量,没有任何关心,能够比看到你的存在,承认你本来的特质更加能给人力量了。
我就是一个内向的人,不然我不会在少年时期就远离同伴,一个人躲在唐诗宋词里面去。 我就是一个善感的人,根本不是因为受了什么打击,不然我不会在少年时期就见花流泪。 我就是爱读书,爱写东西,不然我不会在被周围环境不认可或者嘲讽下,自己抱着委屈也要偷偷读书写字。
我就是爱幻想,不然我不能够体会那些美好的文学和艺术品传达出来的意境和美感。我也不会随手挥就那些被人喜欢的油画,水彩画。 你为什么总是要抑制自己的本来面目,而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事呢? 你完全可以发挥自己这些特点,真正释放出自己,成就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多哥是一个渊博,聪慧又人格相对完整的人。因为他能够看到别人的存在。 一次深聊后,他说, “你的确从小到大,身心都承受的巨大的苦痛。你是一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而在你所处的环境里,大家都很简单,所以没有人能够懂你。 你的至亲,他们看不见你,也听不见你。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意愿爱着你,实际上却忽略了你的存在。 母子关系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母子之间的互动甚至能够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据你所说,你想学文学,母亲逼着你学数学。你喜欢看书,他们嘲讽你看书能当饭吃?你想写东西,他们觉得无聊。你想学画画,他们看不懂也被忽略了。 逐渐的,你不再爱说话,也不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没有人听。
因为从幼年时,自己就没有找到存在感,所以长大以后,仍然很难去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潜意识里习惯性的去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样让你越活越不是自己。 然而你却没在意,自己过得痛苦,又不能表达,于是你抑郁了。 其实这些都没有问题,你一定要把自己从对原生家庭的情感依赖中解救出来,幼年的时候没有得到存在感,长大以后需要靠自己来弥补。
父母是上个时代的人,他们的见识和学识,致使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也意识不到你的思想层次。 你要在理性上知道,要求父母改变是不可能的,即使父母能够改变,你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 过去的事实早已形成了内在固化的模式,真正的本质是改变自己固化的关系模式。 你不仅要尊重过去的事实,不与过去的事实纠缠。 同时,也要尊重现在的事实,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暂时做不到完美的状态的事实。
你对自己要求太高太完美,这是一种自恋,你不断的谴责你自己,你就禁锢了你的自由,你又怎么能成长呢? 其实这就是你的命运,后半生的命运可以靠我们自己创造,但前半生的命运我们无法选择,是需要你被动接受的。 你一定要接受你的人生真相,那就是你和所有人一样,有不完美的父母家人,也有善感内向的性格。 如果你不能接纳前半生的命运,那么后半生的命运也会被那些因素挟持,这样你就永远逃不出这份痛苦,永远活不出自己。
你的文笔那么好,感受那么细腻。现在互联网的平台搭建起来了,你完全可以靠写作大有前途,同时也真正释放了你的能量。 也许你现在不能一下子改变,但起码你从今天开始有了意识,也许你还要回到那些黑暗的情绪里。 但是,起码你手里有了蜡烛,这样,就是你有了自知之明。 起码你能够脱离改造父母和迷恋他人的迷思,转向自己独自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答案。 你必须要真实自由的活出你自己。”
我突然有一种,因为他说的话,都是我自己想过的。但是之前并没有人听,更没有人认同。 从小被家人忽略,被爱攀比的亲戚嘲讽打击,给我心里埋下了极其自卑的种子。 但是现在,被人看见了,看见了我内心真正的想法,突然有种踏踏实实落在地面的感觉。 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体有血有肉,自己的背上有风吹过,胳膊有力,腿在走路。 第一次觉得自己内心充盈了起来,不再那么虚空无助,第一次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天地之间站立着。 来到这个世间,三十多年了,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扎扎实实的存在着,站立着。
以上是我在2017年写下的一篇日记,现在2020年最后一天了。 现在我已经完全摆脱了当时自卑,自我怀疑,心境低落的状态。睡眠也完全没有问题。 我换了圈子,身边很多优秀的人物,个个都有才华,有理想,有追求。我们一直在互相鼓励,互相欣赏,共同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快乐。 我知道,无论我以后做出多大的成就,个人以后会成长的多么优秀,人生过得多么精彩,也无法被家人亲戚看懂,认可。 只要我没挣到大钱,没当官,没生出来儿子,我在他们眼里就永远是被鄙视那个,永远是没用的人。 但现在我也无所谓了,我本来就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拧巴自己去迎合他们的标准,来获得他们认可。
现在网络上的毒鸡汤太多,比如一个人用不着去争取他人的认可。 但是实际上,音乐家苗金川说的很对,一个人的社会影响力能提高自己的自信。 我说的是:被自己认可的人认可,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能量。
一个人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在懂你人群中散步。把你在乎的,你的情感,你的生活投入到懂你的圈子里来。 你会发现,你被之前人们诟病的缺点,在懂你的人面前是难得的优点。 你爱写作爱画画,在不懂你的人群中是不务正业,在懂你的人面前是天赋才华。 你爱小动物,在之前的人群中是不讲卫生,玩物丧志,在懂你的人群中是有爱心有灵气。 你总想尝试新东西,在之前的人群中是犯神经病,在懂你的人群中是积极进取有好奇心。 你总想出去看看世界不想受束缚,在之前的人群中是不安守本分,在懂你的人群中是自由洒脱。 你观察细致想法多,在之前的人群中被认为是精神有病了,想那么多干什么。在懂你的人群中是感受细腻极富才华。
人在一种环境里,待久了,会不由自主的认同周围环境的价值观,会不自觉的将就自己迎合环境。 据我所知,很多内心丰富的人在自己的原生环境里很痛苦,但是没有勇气走出来。 其实,原生环境真的不是你的世界。 能让你建立自信的,认同你的的人群,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世界。
今天整理电脑,看到这篇四年前写的旧文,想起来那段我曾经以为再也走不出的黑暗日子。 我真的很感谢身边的朋友,也很庆幸我一直没放弃。 如今的安详,平静,幸福,无忧无虑的心境真的来之不易。 很庆幸,我还有大半辈子的时间可以完全属于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愿好好生活。 我知道,很多像我这样的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深陷那种不被认可,自我怀疑的黑暗境地。 走出来吧,人在一个环境中,独自和自己死磕,很难走出那种心境。 换个环境,换了人群,自然就会好了。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杨树的疤痕」,搜索「gh_34b308c65cbb」即可关注,[阅读原文]。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