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性总是被催婚。亲戚们会对你说,女人要什么发展?老刘家的二狗19岁就结婚抱娃了,你看看你都多大了?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被父母要求,回老家进体制,安排个稳定工作。你说你赚的多?赚的再多也不稳定呀,国企挣得再少它也稳定呀。男性们也逃不过夺命四连问:你一个月挣多少?结婚了没有?买房了没有?买车了没有?几句话聊下来,脑回路回回被堵死,让人真想赶紧回到城市里,找自己的知己好友疗疗伤。人们宁可和三观一致的朋友在一起,也不愿意和认知迥异的亲戚们多呆一分钟。三观一致大有超越血缘,地缘关系,成为人际交往的新的纽带的趋势。但是,老乡亲戚认知迥异可以少往来,至亲血缘却不能割裂。至亲之间的三观不合,互不理解,甚至无法认同,必然会带来误会,隔阂。两代人之间,精神上的疏离,让人们想起父母子女,总是五味杂陈。柏拉图说:我们都活在“洞穴”中,看到的都是“真实”在“洞穴”中的“投影”。思维方式像“眼镜”,什么颜色的镜片,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世界。90后,00后伴着互联网长大,邓丽君的歌曲和张艺兴的电音放在同一个歌单里。他们从网站上买韩国的护肤品,美国的鞋子,日本的耳机。网上,领袖名人的私事混杂在普通人的新闻里,没有区别。与陌生人周旋,进职场,买房子,摇车号,为子女抢教育资源。随着城市膨胀,信息发展,生活中又总是出现超出认知的东西。导致,80后对是非边界持怀疑态度,边界可存在,也可推翻。50后,60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基础设施缺乏,交通不发达,出趟远门非常费劲。他们会极坚定捍卫自己的家园,也会极坚定遵守自己习得的社会规范。50后,60后童年时,经历过物质匮乏时代,他们最深的恐惧,是没饭吃。工作就是饭碗,体制内是“铁饭碗”,国企是“橡胶饭碗”,自己干的是“没饭碗”。70后,80 后童年时,温饱已经满足,却不被父母“看见”。他们会极力追求社会的认可,领导的肯定,追求车、房等一切能证明自己的东西。他们最怕环境和长辈要求“找个稳定工作”,“早点结婚”等压力;所以,当90后毕业后,老人们关心“稳定不稳定?以后会不会丢掉饭碗?”90后考虑的是“我喜欢不喜欢?能不能让我成为更好的人?”同理,由于每代人年轻时所生活信息环境,经济环境不同,导致他们对人生追求,婚姻,财富,事业,生子,人际交往方式,甚至国家,战争等等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我们身处巨变时代,社会进行了40年剧烈转型,城市膨胀,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横空出世。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外界信息输入、如何正确有效处理信息,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最后的态度、方法和选择。但人有一种理性的自负,总认为自己很大程度已经掌握了真理和真相。实际上,只有见识的多、读到的多、经历的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时,才会离真相越来越近。这四十年,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代人成长的时代,一般要比上一代人信息来源更加丰富,经济环境更加优良。一个人如果还用当年形成的认知,应对当下的世界,必然会出问题。 即,当人步入中年和老年时,自己的身份变了,外界的社会环境也变了。就需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价值体系,以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与当下的情况协调。有可能需要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认同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两代人只有在共同的信息环境和经济环境中,一起成长,深度沟通,思考,体验。就像赵洪云所著的《爸爸与小孩》中讲的,他陪伴着自己的儿子共同成长,共同面对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中的问题。毕竟,孩子的童年,正是父母的青年和壮年,双方都在成长。随着时间推移,保持深度沟通,认知逻辑及三观会逐渐一致,自然能够互相懂得。人生就是这样,和亲密的人在一起,作为彼此时光的坐标,互相见证,互相成就。只有在思想上理解,感情上共鸣,精神上不疏离,才能使让两代人的爱意顺畅传递,至亲的血缘关系牢不可破。我希望,每个人和至亲之间能充满爱意的深度同盟,至亲能够永远站在你这一边,和你互相理解支持。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孙娟的书房」,搜索「SJDSFSJ」即可关注,[阅读原文]。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