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中有言: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
我们都向往闲适的生活,可人一旦彻底闲下来,反而容易滋生无数的烦恼。
这些烦恼堆积起来,让人不再闲适,反而满是戾气,与人为恶。
招惹这样的闲人,只会把自己推进无尽的漩涡中。
谁也斗不过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面对闲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与他们争高下、讲道理,而是不计较、不纠缠,尽量远离他们,也远离那些鸡毛蒜皮的负面情绪。
与闲人纠缠,是一场灾难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道:为了跟无关的闲人保持距离,他宁愿自己玩木偶,也不愿意跟他们交流的太多。因为交流多了,难免会给自己惹上麻烦。
道理人人都懂,但生活中,我们却常常与闲人费力拉扯。
到头来,不仅搭上自己的大好时光,甚至还可能赔上自己的余生,得不偿失。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女主李雪莲就是如此。
因为前夫说:“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
为了这句话,她花了20年与前夫打官司,与前夫死磕,只为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可是,从年轻熬到沧桑,她也没能如愿,反而让自己活成他人的“谈资”。
这场闹剧般的官司,最终因为前夫的去世不了了之,李雪莲才惊觉,一切的纠缠都失去了意义。
李雪莲的人生,本可以有更好的活法,可以与前尘往事一刀两断,与喜欢自己的赵大头开始新的生活。
可是,她却过分纠缠烂人烂事,白白耽误了半生。
我们总喜欢将宝贵的人生浪费在与闲人较劲上,却不明白,闲人就像泥潭,你越是费力挣扎,越是难以自拔。
与闲人纠缠,是一生的劫难,更是痛苦的开始。
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则令人痛心的事。
20岁的西安大三女生程某,为了实习租了一间房子,后来因为要回老家看病,她想提前退租,于是联系房东,希望房东能如约退钱,可没想到被房东一口回绝。
程某无奈之下起诉了房东,在民警的调解下,房东为了息事宁人,只退了一点钱。
程某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继续向房东索赔,房东拒绝,还在微信上连续辱骂她一个月。
在一次次的精神折磨下,她崩溃了,在出租屋里喝下了毒药。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细沙。
这世上最大的不幸,是我们本该翻山越岭,大步向前,却因无关紧要的人,打乱了节奏,透支了心情。
正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写的那样: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与闲人太过纠缠,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和闲人交往,是一种自我消耗
《劝民》诗云: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人一旦闲下来,会把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琐碎上,平添许多怨气。
与闲人交往,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变得懒惰,失去动力。
一次聊天,朋友小希讲起自己的经历。
刚工作时,小希与同事欣欣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一起吃饭。
可相处久了,小希发现,欣欣总是得过且过,从不想花时间提升自己。
工作不顺心了,欣欣就把责任推到同事身上,抱怨同事工作不认真,自己却从不思考如何补救。
看到有人升职加薪,欣欣又吐槽别人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却看不到别人为了拿下项目埋头耕耘的时光。
她总是一面刷剧,一面抱怨公司不给她机会,可是,每当部门技术培训,她又总说自己很忙,极力推脱。
相处久了,小希觉得自己开始被负能量包围,时常感到心累,渐渐地,小希选择和欣欣慢慢疏远,最后断了来往。
与闲人相处久了,轻则消耗精力,重则让我们失去拼搏的欲望,沦为自己讨厌的人。
春节回老家时,刚好有亲戚在家做客,问起我的工作情况。
我笑着回应:“挺好的,公司里的人都很优秀,能学到很多东西。”
没想到这位亲戚竟然回了句:“女孩子工作那么拼干什么,找个好人家嫁了不好吗?”
类似的指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方也许并不是真正关心我们,只是闲来无事,喜欢干预他人的人生。
白岩松曾说过: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很多时候,并非是生活在刁难我们,而是我们太在意闲人的看法,让他们轻而易举地动摇了自己的内心。
与其让闲人消耗自己,不如默默修炼自我。
鹤立鸡群,不如远离鸡群。
远离闲人,专注于自己的人生
作家冯唐曾说: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放眼古今,成大事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闲人琐事上。
宋朝宰相吕蒙正,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就当上宰相,因此也遭人嫉妒,诋毁诽谤不断。
当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第一天上朝时,路上就有人对他出言嘲讽:“这小子也可以参知政事呀?”说着还发出了格外刺耳的讪笑声。
吕蒙正头也不回,继续走自己的路。
下朝后,见他始终没有提及此事,同僚愤愤不平,表示要为他追查此人。
吕蒙正连忙制止:“千万不要查清是谁说的,否则我会一生念念不忘。”
不知道,不追查,不在意,才是面对闲人、闲话最好的回应。
真正有格局的人,不会因为闲杂人等的言语,改变自己前进的方向。
他们深知,与自己的人生相比,闲人无关紧要,过于看重他们的评价只会平添烦恼。
大文豪苏轼曾屡次遭章惇陷害,一贬再贬,可他从未被莫须有的罪名同化,更不曾把章惇的伤害放在心上。
后来,苏轼遇大赦,章惇担心苏轼打击报复,便让儿子写了封信,请求他网开一面。
没想到,苏轼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
以前的事,再说有什么意义?
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真理。
余生很贵,没必要在不值得的人上浪费。与其和闲人纠缠,不如果断抽身,专注自我。
▼
这个世上,不求上进的闲人很多,闲言碎语也很多。
如果纠结于此,我们的生命将陷入无止境的烦恼中。
唐代僧人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几年时间过去,闲人依然是闲人,仍然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而真正的智者,早已奔赴星辰大海。
天地辽阔,闲者自隘;岁月漫长,忙者自促。
漫漫余生,愿你我不贪恋一时安逸,不陷入没必要的内耗。
愿去往之地,皆是热土;愿所遇之人,皆是良友。
作者 | 紫翘·风乔,偏爱文字、热爱电影的文青一枚。 主编 | 亭后西栗 排版 | 陆七七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紫翘书桌」,搜索「jxylsy3377」即可关注,[阅读原文]。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