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在这几天,我们公司也在探讨:频繁跳槽的员工该不该招?
开会的时候,我的合伙人就一直强调,不能要。
在她看来,做一份工作,没有三年以上的坚持,相当于还没有入行。
此外,如果你跳槽频繁,又没有特别的亮点,在资深的猎头眼里,这份简历就是 “ugly”、“寒酸的”。
不过,也有人反对,这一届年轻人,频繁跳槽太普遍了。
据《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显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干满4年才换,80后也能坚持到3年半,到了90后这一代,骤减到了19个月。
刚步入职场的95后最为夸张,平均入职7个月,就把老板“炒了”,另谋高就。
于是,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肯吃苦、不靠谱、不定性……
可在我看来,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年轻人,还不如分析一下现象背后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90后中不仅本科学历占比大,整体学历水平也高。
学历在手,也不缺实践经验,这为他们求职、换工作增添了不少底气。
所以,你以为他们勤换工作是“看心情”,游戏人生;
殊不知,在“吐槽声”中成长起来的90后,是实力最强悍的一代职场人。
其实,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想象”和“现实”总有很大差距。
进去了才发现,可预见的未来,不过是巨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进去了才看见,前辈们都在迷茫,未来在哪里,连个能指点迷津的人都没有。而且,不仅员工需要试用期来考察工作,老板同样需要磨合期来观察员工是否跟团队合拍。只是,过去看一份工作好不好,可能要花上四五年才得出结论。在适当的时候,有勇气向前一步,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一些职场老司机把“频繁跳槽”当大忌,是出于对忠诚度的考量。如果简历上频繁“易主”,会让HR认为,把你招进来也一样做不长久。前段时间看《BOSS说》,智联招聘CEO郭盛的一段话很触动我。于是,“人不再会对一个企业完全忠诚,而是回归本性,忠诚于自己。”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说到底,想留住员工,不是要靠员工单方面的不离不弃,而是要看彼此的吸引力。
其实,年轻人带着满腔热血来工作,也想跟公司一起成长。撇开经济不好的大环境,一份工作真正的价值,其实是个主观判断。姑娘已经在这家公司上班6年,月薪却只有3500块。没有朋友,维护公司利益会得罪人,但又做不到溜须拍马,左右逢缘;抓贼一样的日常检查,没完没了的理论操作考试,领导“不想干就辞职”的冷漠,被无良媒体解读为“黑心天使”的尴尬。总结起来一句话,90后不怕脏不怕累,怕的是不受人尊重。有人说,现在90后辞职的理由越来越多了,其实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他们活得更清醒了。钱不到位,满腹委屈,这样的工作,是不是应该早点离开。招聘顾问公司华德士做过一份2019年中国薪资调查。跳槽的人均涨幅可以达到15%-20%,而留在原岗的涨幅只能稳定在6%-8%之间。最近,老同学在筹备毕业十年的聚会,仔细观察了很多身边的人,我就发现,那些四处乱窜的,往往比工作稳定的人混得好。不仅有效人脉积累得多,更重要的是,能力上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有经济学家统计过,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频繁跳槽的人,等到他们稳定下来以后,收入会高于那些在一家公司一直干到老的人。原理很简单,CEO这样的高级职位通常都是由“通才”担任的。作家巴克尔也提到过一个研究,说如果一个人在职场上只扮演过两种不同角色,那么他将来升为高管的可能性只有2%;如果他至少干过五种不同工作,那么他成为高管的可能性超过18%。总结起来,“频繁跳槽”只是一个结果,招揽人才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只是因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就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无疑是一种带着傲慢的偏见。
知乎上有个问题,“HR真的会嫌弃面试者跳槽频繁吗?”
其中一位答主提到,自己有个小伙伴,跳槽跳进坑。
“老板巨无情无义无理取闹”。
然而她为了简历好看一点,硬生生地做满一年多,才开始投简历。
一年多的时间,员工只是在配合戏精老板演戏,对双方来讲都是损失。
明知道自己的工作不好,老板也不值得跟随,却宁可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不去寻找新的可能。
这远比频繁跳槽还糟糕。
况且,拼命忍耐的“一年多”,一旦遇到对这个问题介怀的HR,一样不被看好。
想录用你,一个理由已足够,不想用,借口能找出无数。
所以,在求职的双向选择中,曲意迎合未必是明智之举。
当然,用人单位也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总是带着“频繁跳槽歧视”,才让这些年轻人宁愿忍,也不敢走。
曾经,我也觉得勤换工作就像是个“坏学生”,意味着“掉队”与“被放弃”。
现在,自己招人,并不在乎求职者之前到底跟过几个老板。
我更看重的是,在他们的履历中,从未断档,无惧各种困局,一路向前奔跑。
勇于挑战总好过不作为。
毕竟,没问题未必代表实力好,可能只是在将就和凑合。
还是郭盛的那句话:“年轻人被骂,也要看骂他们的是谁。”
“过来人”的诸多指责,只因不懂。
实际上,互联网原住民这代人,在某些维度和见识上要比我们高出很多,思维模式也不同,更加碎片化,但学习能力很强。
他们没有义务按照上一辈人默守的“潜规则”规划自己的人生。
世界在变,人也在变。
这个时代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多了解他们,才能看懂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