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制造的博弈,其影响深度,惨烈程度,不下于人类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 在半导体领域,过去二十年,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就是芯片和显示屏。我国随着京东方,TCL的发力,过去十年,显示屏领域已经不断追赶和拉近了与韩国的差距。可是在芯片领域,我们依旧被美国,韩国和台湾,牢牢地卡着脖子。 在显示屏和芯片领域,共同的规律是,每隔几年,都会爆发一次产能瓶颈导致的供货短缺,催生价格上涨。然后产能富余之后,价格又会快速下跌,甚至跌破成本价。我国京东方等企业就是爱过去的历次产能过剩价格下跌期间,逆周期扩大产能投入,从而在最近几年,确保了显示屏行业的整体价格稳定。芯片领域,因为国内力量还没能够掌握成熟制程的全面产能,中国这个“高科技粉碎机”还没有在芯片领域发威,所以芯片领域依旧是几年一次的芯片紧缺危机。可是今年的这一次全球缺芯危机,到了几乎断供,而且长时间无解的程度,比历史上历次缺芯潮影响都要大。这次芯片危机首先是德国大众公司去年12月,官宣汽车芯片短缺,调整在华工厂的汽车产能。 接下来在今年1月,本田、福特等车企纷纷宣布由于芯片供应不足而减产或关停部分工厂。紧接着许多手机品牌的大佬,在微博等平台公开为芯片“极度短缺”叫苦。手机、面板等消费电子行业也面临缺芯的情况,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上中下游都受到影响。同样在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比特币呈现出疯狂上涨的行情,国外许多国家的民间资本开始投入“挖矿”,让舆论普遍认为这一次芯片短缺的罪魁祸首是比特币行情。可实际上,比特币行情的火爆周期相对短暂,而且挖矿所涉及的显卡芯片,与汽车芯片产业链重合度很低。 只能说比特币的火爆,让芯片行业的复苏和有效供给,产生了拉扯效应,属于雪上加霜,但是却绝不是这一轮芯片短缺的根源。北风查阅芯片领域的相关论文,发现预言与警告去年底会出现芯片产能危机的文章,去年上半年就有了。只可惜在去年上半年,全球疫情传播最恶劣的时期,“新冠病毒继续肆虐,XX行业下半年会面临巨大产能危机”这样的标题和观点,可以套用在所有行业身上。正因为所有行业下半年都有危机,所有行业都有瓶颈,芯片行业的产能危机在全球抗疫和中美政治博弈面前,没有成为头条。 疫情肆虐,确实导致许多行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遭遇危机,可是在各国出台抒困方案后,许多行业或快或慢,得到复苏。芯片制造业,却是最特殊的存在。芯片生产线的投资,绝对是重资产投资中“最重”的那一类。因为资金投入大,精密加工设备的制造周期长,每一次为了应对芯片产能危机,都必须提前半年到一年布局新增产能。所以要避免今年年初的芯片短缺,只能在去年上半年,逆势加大芯片生产线的投入,可在新冠危机的不确定性面前,往年敢于逆势投资的国家和企业,在去年上半年也没人敢动。因此,去年上半年因为新冠病毒没有扩充产能,是今年年初全球缺芯的核心原因之一。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各国交通出行受阻,汽车销量断崖式下跌,所有汽车企业都对芯片制造商的订单“大砍特砍”。这些芯片代工厂为了活下去,为了把富裕的产能利用到极致,只能在市场上找其他行业的活干。去年的新冠疫情除了导致汽车业的暴跌,还导致了居家办公和娱乐行业大发展,相应的电子消费行业迎来井喷。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猛增,导致手机,游戏机,PC的芯片水涨船高,许多汽车芯片制造商纷纷转攻消费弟子芯片市场。这种趋势,在去年底今年初没有改变,因为所有芯片圈内人,对汽车市场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趋势,认知和去年一样。可是爱去年四季度,中国率先在走出疫情后,实现了汽车销售的正增长,而且今年初,全球汽车市场的复苏速度,强于预期。而因为欧美国家对宅家人员的持续发钱,他们的消费电子类产品的需求没有减弱,汽车和消费电子,两个原本交集不多的行业,却因为芯片产能的争抢,进入你死我活的困局。这两方面原因,综合起来全部是新冠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导致的冲突,都可以算在新冠病毒这一个元凶之下。这轮全球缺芯的第二个元凶,是芯片制造业的“极端市场化”。因为芯片制造业是半导体领域高速发展同时重资产投资的行业,因此对规模效应和先进性,预期利润,都有极高的要求。汽车芯片生产,与消费电子类芯片的生产工艺,差别很大。汽车芯片对其外部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粉尘、寿命、稳定度等承受度极高。汽车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业内称车规级,车规级的电子元件售价高,要求也高。这增加了汽车芯片的制造难度。 以寿命举例,车规级芯片的寿命要求至少15年,与此相比的消费电子芯片寿命为1年-3年。在温度上,车规级芯片需要承受最低约零下40摄氏度到最高约155摄氏度的温差。但消费电子一般在零摄氏度到零上40摄氏度即可。所以汽车芯片一旦短缺,消费电子类生产线改造为汽车芯片生产线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汽车芯片虽然寿命与环境要求高,可是在精度等级,先进性上要求并不高,相应的,汽车芯片的利润也更低。大部分汽车芯片、物联网信息设备所使用的芯片,都是采用8寸晶圆制造的。例如5G射频芯片、PC端、指纹识别芯片、汽车控制芯片、传感器芯片等。可是现在我国的生产线建设导向,利润驱使导向,都是让各大高新企业新建产能就瞄准了12寸产线。还有一些8寸产线转成12寸产线。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IC Insights统计,三星电子2020年底月产能为306.0万片8寸晶圆,位居第一大厂,其次为台积电。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全球8寸晶圆产线数量在2007年达到200条,随后开始下降,到2016年下降到188条。也就是说,汽车芯片的8寸晶圆生产线需求是增长的,可是利润低,在市场的利润筛选下,确实不断关闭减少的局面。第三元凶,则是美国去年以来,主导的越来越恶劣的科技战。美国的科技霸凌政策,让所有的消费电子厂家,特别是国内几大手机厂商疯狂的囤积芯片,因为担心美国的制裁大棒砸下来,所以囤积了远超需求的芯片,也是对全球芯片产能的提前透支。这些企业的芯片高库存,增加了企业成本,也让芯片市场呈现产品短缺和库存高企的极度失衡状况。随着中美对决的加剧,我国政府和拜登政府的最新政策报告中,都强调了自主半导体产业链。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对自身产业链安全的担心,一方面各国都加大资金,投入本国产业链,同时在产业链建成之前,只能在市场疯狂扫货建设安全库存。华为在2018~2019年囤积了大量芯片,让手机产业支撑到2020年。再020年,美国全面断供后,华为撑到四季度无芯可用,全年芯片购买下跌23%,四季度出货量也直接暴跌。华为的危局,必然惊醒国内所有的消费电子品牌,而美国企业担心中国的反制手段,在囤积芯片方面也不敢掉以轻心。 正是美国科技战引发的中美高科技领域的产业链对抗,成为压垮全球芯片市场的第三元凶。高科技,理应造福全人类。人类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革命,如此快速的改变世界,带领人类工业文明的跃升,就在于科技无国界的传播。可是现在美国的科技霸凌与封锁,让中美的没一个新的各自成就,都要在各自国家重复建设一套产业链体系。 从全球资源和人类发展角度,这是巨大的浪费。可是美国的封闭与猎杀的枪已经举起,我们只能竖起“自力更生”的盾牌。在科技造福全人类领域,我国并不愿意打仗,我们希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享受最新科技的前沿成果。 可是美国已经将我们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与安全威胁,这好似一场我们不得不打的仗。可是如果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一场战争,我们无法投降,我们只能用自身的胜利和对方的惨败,来回应!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全民智慧补短板,国内全产业链,已经是未来十五年的发展国策,美国已经磨刀霍霍,我们也选择持续性国策来应对。 这次全球缺芯,最终迫使美国放松了对中芯国际的制裁。中芯国际得以购买所有用于“成熟制程”的设备,包括荷兰的DUV光刻机。这些设备只能扩大中芯国际在14NM,甚至28NM的产能。对于7NM,甚至更先进的5NM制程工艺,美国依旧在竭尽全力的封锁。我们现阶段要做的,恰恰是要在并不高精尖的汽车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领域,将产能扩到碾压三星和台积电的程度。 虽然14NM以下的芯片制程工艺,先进性不够,利润不高,可是这次全球缺芯,反映了这些领域,对上下游行业的决定性影响力。现阶段全球每年的芯片需求中,需要7NM或者更先进芯片的行业与高科技机型不超过5%,这可以看做是芯片领域的“超一线城市”。 全球更加庞大的基础芯片市场,需要14NM以下制程工艺的需求,超过95%这可以看做芯片领域的二三四线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我们要做的,是拿出中国人制造业狂魔和高科技粉碎机的实力,先在95%的基础芯片市场,以产能和规模优势去的碾压级的胜利。用每年基础芯片规模化的利润,加上国家对高精尖领域的持续投入,对7NM及更高的5NM,3NM制程工艺,对国产EUV光刻机等卡脖子的领域同步重点攻关。最终,我们用5~10年的时间,以时间换区芯片市场的广阔空间,以芯片的“农村市场”最终包围攻克“一线城市”市场。 这次全球芯片危机,最终却让我国的芯片制造业,在基础芯片产能建设与市场占领上,获得了难得的机遇。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战略,以日拱一卒的坚韧持续发力,芯片的未来,终究是我们的!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北风雪林」,搜索「beifengxuelin」即可关注,[阅读原文]。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