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天,俄罗斯外长率团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好好感受了一把咱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方博弈相互影响的世界,所以中俄外长的这次会谈,绝不仅仅是中俄两个国家的事,而是要联系到中美战略对话,西方联合制裁,从全球角度解读中俄外长这次官宣的“联合声明”。要读懂中俄外长联合申明的深意,还要回到中美两国的正面硬刚上。而要猜测中美两国在硬碰硬的火药味之下,闭门谈成了什么,只需要知道拜登政府的本质就行了。 我在去年11月6日,美国大选选情胶着,并没有确定谁当选的时候,写下了《拜登稳赢!但美国已经输了》。这篇文章在当时已经对拜登政府的本质,以及他将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做了预判,读过的朋友会发现,拜登政府这几个月在对华合作与敌对的反复横跳,这篇文章已经提前预判了。既然美国的本质已经看透了,这次战略对话也摸了底,就轮到我们正式出牌了!以前的国外领导人访华,绝大多数是访问首都北京,其次是上海。当然,也会有一些领导人会顺便造访广州,杭州,武汉,成都,西安,重庆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次中俄外长会晤,居然选择桂林。这里虽然山水如画,是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可在国家政治版图中的地位并不高。比如有网友认为,美国阿拉斯加冰天雪地的会谈,让我们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那么中国的待客之道,必然是温暖如春,阳光和煦的度假胜地。从会谈放出的餐桌照片以及俄罗斯外长的短视频,气氛确实非常融洽,甚至有点“嗨”。也有网友解读,选择桂林,是因为中文谐音里有“贵邻”,代表珍贵的邻居。在中俄共同面对美国无理制裁,努力创造生存空间的当下,俄罗斯确实当得起“贵邻”,“贵客”的身份。我觉得选择桂林招待俄罗斯外长,极有可能开启了我国后疫情时代的外交新常态。今年年初开始,全球都进入了第二波疫情高潮,此时外国政要访华,恐怕面临非常大的输入性风险。有人说,国外领导人感染的概率极低吧?做好防范,绝对可以做到零接触零感染。 可是在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总统府随员里感染比例并不低。而一国政要出访,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许多。亲信人员提前半年要先行出访,对领导人的行程活动安排进行反复甄别筛选,排练预演。领导人的安保团队也会获得特殊护照,在被访问国无权干涉的情况下,进行安保预案演习以及活动地点侦查。这些人的工作自由度,接触面必须非常大,而我国北京刚刚开完两会,疫情防复发执行非常严格,对外事人员也没有豁免权。可是一旦通融,导致输入性新型变异病毒,在北京这样高密度的国际城市,一国首都传播,影响非常恶劣。那么折中一下,选择一个有特色,环境简单的小城市,人流密度便于控制,安保工作难度也不大。所以可以预见,随后半年时间里,我国许多地方城市将获得接待外宾以及召开国际会议的机会。大家可以猜猜,在中俄两国发出了正告世界的联合声明后,下一个访华大神会是谁?欧盟?最近制裁了中国官员和实体,并且停止了“中欧投资协定”审定的欧盟? 我在这里提前立一个flag,欢迎大家本文收藏转发朋友圈,下个月一起来封神或者打脸。下个月,我国最重要的外事活动,将是“海南博鳌论坛”,4月中旬开幕。往年历届亚洲博鳌论坛,都有多国政要出席,其中包括一些欧盟国家和五眼联盟国家。当然,以前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的政要,主要来自中小国家。我预判,今年会有超重量级的外国领导人借助博鳌亚洲论坛的机会同步访华。海南,也符合我说的“选择首都之外的旅游城市接待外宾”的预判。那么我预判下个月谁会来呢?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极有可能联袂访华。大家可能被近期中欧之间相互制裁,相互召见大使的气氛给带偏了。美国利用“新疆问题”来挑拨中欧投资协定,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就预判过。这是美国的常规操作,欧盟象征性的跟了四个官员和一个实体的制裁。许多网友担心中国的强势制裁,会破坏中欧合作和投资。绝对不会,因为中欧对彼此的需求还在,美元放水的全球危机已经近在咫尺,欧洲制裁中国,只是为了抬高价码,中国迎头痛击,就是警告对方不要太作!欧盟是一个多方势力,多种思潮交汇的联盟,中国对反华议员学者和实体进行阉割式制裁,反而可以帮助亲华派势力争取更大的话语权。有人曾经提问:哪个领导人是在位时访华最多的外国领导人?改革开放前的统计资料没有查到,改革开放后,访华次数最多的领导人,就是德国总理默克尔。默克尔从2008年~2019年,居然连续12次访华,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9月,简直比上班和打卡还要准时。去年因为疫情原因,连续访华的纪录才被打破,而德国今年夏天就会举行大选,默克尔也表示卸任前还会有一次访华,因此四月是最佳选择。默克尔过去十二次访华,还有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就是除了首都,她都会造访另一座城市,杭州,成都,武汉,合肥,她都拜访过,所以我预判四月的海南“博鳌论坛”,是最合适的国际外交场合。 如果说默克尔是访华次数最多的政要,那么什么职位是访华次数最多的呢?答案是抛开德国总理之后,法国总统是历史上访问中国次数最多的西方元首。比如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五年总统任期,访华五次,法国总统没有谁像默克尔那样十几次访问中国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们法国总统老换人。这次在中欧领导人年底视频通话中,马克龙顶着新冠感染的身体,提出今年年初几个月会和默克尔一同访华。至于访华前,国内政客的一些杂音或者民粹氛围,恰恰起到访问前“提出问题”,访问后“解决问题”的步骤。所以这次中俄联合声明,对美国是强势的,可是背后中欧合作的大船,绝不会翻!在本文预判德法领导人将会访华,中欧合作将会深化,并不是跑题。而是要告诉大家,一些自媒体将这次中俄会谈同时,布林肯造访欧盟,将这一切拔高到中俄联手硬撼欧美,形成世界两极新冷战格局,这是不可能的。这次中俄联合声明,可以说是中美战略对话的【最佳续集】。中国在阿拉斯加会谈上义正辞严的指出了美国的诸多问题。「美国并不代表世界,它只代表美国的政府,我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承认美国所倡导的普世价值,不承认美国的意见可以代表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人制定的规则将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础」「美国有美国式的民主,中国有中国式的民主。美国在推进本国民主方面所做的工作不仅应由美国人民来评价,也应由全世界人民来评价」「我们不主张通过武力侵略,不主张通过各种手段推翻别国政权,也不主张屠杀别国人民,因为所有这些只会造成这个世界的动荡和不稳定」 「在人权问题上,我们希望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做得更好。美国在人权方面面临的挑战是根深蒂固的。它们不是在过去的四年里才出现的,比如黑人的生命很重要活动」当时全世界媒体都引用了中国外交天团的发言,他们只注意到了中国的强势语气和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次中国声音的内核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不是正确的国际秩序。中国在中美会谈中的角色,是反对者的角色,戳穿了美国关于国际秩序,人权,民主,和平合作的一切假面具。中国在中美会谈上,只是反对者,告诉全世界“美国宣扬的这四套,都不对,都是虚假的”。当过了反对者,揭露者之后,这次中俄外长会晤,中国担当了“建设者”。一、人权:.所有人权是普遍、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四、真的和平:国际社会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大家如果清晰地梳理中俄合作的脉络,会发现两国领导人和两国外长过去对两国关系的描述,都是集中在能源,科技,军工,地缘政治合作等具体议题。 过去我们双方都表示过“现在是中俄历史关系最好时期”。可是过去的交往依旧是防御式的,更多的是双边合作,相互支撑。最多在联合声明的结尾会加一句:在诸多国际与地区问题上双方达成共识,确保步调一致。可是这一次,中俄两国的联合声明,第一次做到从国际秩序,人权,民主,普世价值观四个层面,向世界展示“中俄宣言”,这是向世界喊话。当然,中俄外长声明主要阐述的是对国际秩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新构建,高度较高。中俄两国两天的会谈,肯定也谈了许多国际与地区问题,只是没有放在公开声明里而已。这次中俄会谈,中方背景是中美对话“坦诚而有巨大分歧”的交流,没有共识。俄罗斯则是被乌克兰,波兰压着挑衅,连日本都派部队过去组织联合演习。中俄两国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必然更加紧密的背靠背。 同时,我觉得中俄选择地处西南,靠近缅甸的桂林,不排除议题包括缅甸问题。中俄两国这次特意强调了联合国五常之间要做好沟通这样的表述。俄罗斯在缅甸没有利益,可是缅甸有中国巨额投资,缅甸规划好的中缅能源通道,也是中国绕开马六甲海峡的核心战略。我们不能轻视缅甸对我们的重要程度,缅甸如果再持续动乱之后,扶持一个颜色革命后,亲西方的缅甸政府,缅甸问题,就会变成俄罗斯的乌克兰问题。乌克兰与俄罗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就是欧洲天然气管道,乌克兰与俄罗斯中间隔着东部独立武装。如果中国对缅甸是强势态度,甚至翻脸的话,完全可以像俄罗斯那样,在缅甸北部支持亲近中国的独立武装。只是这不符合我国一贯的外交政策,我们还是希望联手俄罗斯,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封住西方干预的借口,让缅甸内部发生好的变化。中国需要俄罗斯支持中方缅甸利益,俄罗斯当然希望中国支持俄罗斯的克里米亚的利益。过去,乌克兰与中国在军工等领域也有巨大合作,所以中国在俄乌之间,只是偏向俄罗斯,并没有抛弃乌克兰。可是乌克兰总统自己作死,制裁中国投资,想将中国资本闷杀在乌克兰国内,中国必将抛弃乌克兰,让他体会地狱般作死的下场。日本这次在中美会谈之前,狼狈为奸,充当鹰犬,被中国痛骂。但是日本的立场并没有软化。这次中俄联合声明之后,感受到中俄的共同怒火,又看到美国在中美对话中比较怂,日本的态度终于软化摇摆。与日本不同,韩国更是中俄需要拉拢的力量,这次拉夫罗夫访问中国后,直接取道韩国,就是要确保韩国至少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只要韩国中立,中俄对抗美日,在东海依旧有巨大优势。更何况,东北亚各方中,朝鲜永远是不甘寂寞,最会刷存在感的存在。短程导弹不在联合国关于朝鲜核武器与弹道武器的限令之内,而且对美国本土甚至海外基地都没有威胁。可是对于韩国本土来说,因为首都首尔经济圈就有全国15%的人口和40%的GDP,而首尔临近朝韩分界线,是远程火炮都能覆盖的地区,更别说短程导弹了。所以朝鲜的导弹试射,完美了起到“不挑衅美军专敲打韩国”的震慑效果,为确保韩国中立,添一把力气。如果说中国与欧盟的相互制裁,象征性大于伤害性,那么俄罗斯与欧盟,就处在全面对抗,全面崩坏的边缘。中国同时与俄罗斯和欧盟保持良好甚至捆绑的经济往来,能够避免双方爆发极端冲突的可能。拜登政府的全球收割是有路线图的。第一步是扰乱中东,然后收割中东。美国越快的拿下中东,越快的在中东新秩序中获利回血,对中俄的进一步压迫会更快的到来。所以中俄必须联手,支撑叙利亚,伊朗,甚至可以亲近沙特,以色列,搅乱美国的盟友体系。中东这个泥潭,牵制美国越久,中欧越能够有更多时间,干自己的事!北风判断的中俄五个方向的合作,涵盖中俄核心利益与周边核心地缘冲突。可是大家会觉得这个层面的中俄合作,在国家高度高屋建瓴,可是离普通民众似乎远了点!这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特意强调了中俄之间加强去美元结算方面的合作。这是俄罗斯在为面临类似伊朗那样的全方面封锁时,被美国踢出国际支付体系的话,需要PLANB。中国当然可以支持俄罗斯,加强本币结算,这也符合中国缓慢消解美元霸权的策略。 中俄之间的经贸往来,占据大头,便于国家间货币互换的,只有能源领域。我们平民百姓今年面对的最大危机是“万物疯涨”的通胀。美国1.9万亿之后,马上还有4万亿的基建与新能源,美元放水,全球漫灌。通过大数据分析,输入性通胀的产生其实和大家感受的“万物疯涨”不一样。输入性通胀,本质上其实就是石油,原始生产材料,粮食。生活中的万物疯涨,其实是能源涨价,基础生产资料涨价传导而成的,进口粮食涨价也会影响到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国去年在国家粮食大丰收的前提下,依旧大力度宣传“严禁浪费”,就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国际粮价疯炒未雨绸缪。去年底以来,铁矿石等原始资料的进口,价格就疯涨50%以上。同时,国际油价也从去年三月的历史最低,回到了接近70块的近期高点。在输入性通胀的三重因素中,粮食我国控制的很不错,原始工业资料因为疫情反弹,许多国家工业生产受挫,涨势已经停止。如果中国在同意俄罗斯去除美元结算石油的同时,能够与俄罗斯以较低的价格确保足量石油供应,将能从根本上制约输入性通胀。两国外交,没有一句话是突兀的。俄罗斯外长既然专门提到中俄抛弃美元进行贸易结算,那证明中俄石油贸易肯定有了新的协议。在今年经济复苏带来通胀压力的背景下,稳定廉价的石油供应,关系到你我每个人的钱袋子! 中俄合作,是在美国阿拉斯加掀桌子之后,中国桂林重新组局。美国放水的世界危机不断逼近,而度过危机的契机,在东方,在中俄构建的新秩序里!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北风雪林」,搜索「beifengxuelin」即可关注,[阅读原文]。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