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努力?
(转述师:幸而)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
我们难道不能躺平,什么都不做吗?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给你所有你想要的一切,充足的食物和水,最好的游戏机,最豪华的房子,最帅/美的帅哥美女陪在你的左右......
你想要什么都给你,但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许动,不许动,帅哥美女你只能看着,渴了有人给你喂水,饿了有人给你喂食,总之不许动,就连精神活动也不可以有。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坚持多久?
你能坚持一天吗?还是两天?
这时,你会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因为你是一定要动的。
可见,人并不是“好吃懒做”的。
人只是在辛苦工作和生活之余,想要拥有“好吃懒做”的时光,但是,一旦让一个人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中,用不了太久,他就会疯的。
这一点,在疫情封控期间得到了很多人的证实。
持续在家里待着,不用坐地铁去上班,的确是减少了每天来回的辛苦奔波,但是,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快要疯了。
如果不是手头还有工作要做,还有跟同事们的电话会要开,你是不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有人可能会说:“不会呀,我平时就很宅,没觉得有影响”。
可是,如果我把你的电脑和手机都没收了,你还宅得住吗?
显然不行。
可见,如果不让人主动做任何事,对人来说就会成为一种折磨,人是无法做到的。
为什么?
因为这是对人的本性的压制,是对人的生命力的压制。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的内在本性呢?
人的内在本性之一就是主动性,是积极主动的能动性。
这种主动性也是我们生命力的体现,这份主动性并不是我们选择而来的,而是我们生来就有且不得不如此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主动。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思想实验也好,疫情也好,说的都是极端情况,极端情况说的并不是平日里的生活,因此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人的内在本性就是积极主动的能动性。
但其实,无论是平日里的生活还是极端下的情况,既然人们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说明其内在就有相应的种子。
打个比方,人的内在就像一片土地,如果土地里没有种子,无论你对这片土地施加何种外力(阳光、雨露、肥料),它最终都无法长出东西来。
只有土地里已经潜藏了种子,然后再加上阳光、雨露、肥料这些外力,土壤里才会长出东西来。
而思想实验和疫情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土壤上长出的东西,既然能够生长出来,那就说明人的心中早已存在着这颗种子,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着“积极主动的能动性”的种子。
相反,当一个人失去了“积极主动的能动性”的时候,他其实也就没有了生命力,这种表现在重度抑郁症患者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常常处于“木僵”的状态里。
这时的人,虽然还活着,但生命力却已丧失了。
我们的内在主动性,说的正是我们想要做些事情,想要有所作为的动力,这股动力始终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体内,当它转化成某一具体事情时,就会变成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
所以,我们不得不主动、不得不努力。因为这正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体现,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是人,我们就得努力。
努力,是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积极主动的能动性”,在发挥出来时的具体表现。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 - 既然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这种能动性,天生就想去努力,那为什么我还是会看到一些根本不努力的人呢?而且,为什么很多时候我就是不想努力呢?
1、你不是不努力,但是你会逃避那些感觉被强迫的努力。
如果你总是被强制加班,强迫劳动,那么你大概率会产生厌恶的想法,以及逃避的行为。
这时,你对工作和劳动的内在主动性会逐渐减少,最终你看起来就成了一个不努力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他总是处于被强迫学习的状态,那么他大概率就会产生厌恶的想法和逃避的行为。这时,他对学习的内在主动性就会逐渐减少,他看起来也就成了一个不努力的小孩。
但是,如果没人强迫他每天做很多作业和习题,那么他本身就存在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自然而然的驱动他,引领着他去做各种各样的学习和探索,最终他可能会自己成为成一个优秀的孩子。
可见,如果你正在做的是你自己喜欢的事,是自发投入的事,你的主动性就会自然而然的发挥出来,相反,则会不断的减少,你的主动性就会需要找寻新的出口。
这个出口,也许是打游戏,也许是刷短视频,也许是看美剧.....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不努力工作、不努力的学习的人,在打游戏、刷短视频、看美剧方面,可能倒是非常“努力”,即使在工作日,他们也能玩到凌晨才睡。
当然,现实中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即便被强迫,有人依然选择把事做好。
面对强迫,厌恶和逃避都是人的正常反应,但那些即便被强迫,依然去做好事情的人,则是具有更高主动性的典范。
可见,主动性的发挥也有程度之别。
2、对于自己真正要做的事,并不存在“努力”一说。
什么意思呢?
人一旦开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向往的、追求的事情时,是不会觉得自己在努力的,这时他的行为是自发的、他的情感是兴奋的、他的精神是投入的。
比如,我很喜欢看书和学习,我自发就会这么去做,所以当我在看书学习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自己在努力,相反,我倒是有种很幸福,很喜悦的感受。
现在大多数时候,我的工作状态都是这样,从我的自身感受来说,并不觉得自己在努力,但在外人看来,我还是挺努力的,就连周末也在持续的思考问题。
这就是喜欢与不喜欢带来的巨大差异。
3、人的主动性需要得到安放,需要有一个出口,但不是非得某个特定的出口。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它说得是:人不得不努力,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但并不是说人非得要朝着成功去努力,或是朝着结婚去努力。
因为到底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是人可以自主选择的。
所以,你看到的那些不努力的人,他只是在这件事上不努力,但是他还会在别的事情上努力。
比如:你看到有人天天打麻将,不努力工作,也不做家务,你会说他“一点儿也不努力”,但其实,他也在努力啊,他在很努力的打麻将,而他期望的是能够通过打麻将赢钱。
再比如,你在工作上的投入仅仅达到合格水平,但你很喜欢画油画,所以你对绘画非常努力,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在了绘画上。这时,你的家人还是会说你“很不努力”。
可见,人们所说的不努力,实际上只是因为你没有按照他们所认为的方式去做。
所以,人都是在努力的,只是努力的具体方向不同罢了。
因此,对每一个人而言,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要把我与生俱来的积极主动的能动性,把我的生命力投注到什么地方去呢?
这就意味着,我们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有限的人生中,我究竟想要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因为你要努力的方向是与你这个独特的人息息相关的。
这就意味着,你要努力的方向,可能会与另一个人大相径庭。
简化的说,如果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你就必须叩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那么你努力的方向就会是好好工作、努力赚钱,争取买大房子、好车子、不断获得升职加薪。
如果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指向人生的体验,那么你努力的方向就会是进行更深入全面的自我探索,尝试和体验各种各样有趣的事。
如果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指向创造,那么你努力的方向就会是不断进行创造,创造出你想要的东西,或者是理论体系。
如果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儒家的,那么你努力的方向就会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止于至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才能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
而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就需要进行持续深入的自我探索与认知,这样才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最后的话
既然,人的努力,或者说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得不”的人性。
那么,你想要努力的方向,就该认认真真的想一想了。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