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良大。
最近和一位老读者私信聊天,让我有点感触。
这哥们30岁出头,孩子5岁,在三线城市一家民企工作,收入不高,但日子也能过,没差到哪里。但他说:
30岁之前还没觉得,可过了30岁,就越活越不甘心,想发发狠,努把力,改变人生,但是总感觉有劲使不上,想拼命,都不知道去哪里拼,感觉处在一种僵死的状态......
我猜想,很多中年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年轻时总想改变世界,也不知道咋的,一晃就到了中年,灰头土脸,为了房贷和生计奔波,日子过得琐碎不堪,想努力改变,但是发现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
你看,现实就是这样,没啥跌宕起伏的情节,终归是无奈和平淡,这与我们理想的场景往往大相径庭。
但是我们理想的场景是从哪里来的呢?从故事里来的,小说、电影、戏剧......
武侠小说中,主人公总能大难不死,经过一番磨难后,偶遇一位白胡子老头,指导他刻苦修炼,终成一代大侠;
电影里,男一号早年丧父,长大后立志做一番大事,于是在激情的背景音乐下,他拼命打着三份工,找到一次绝佳的机会,逆袭成为一名商业领袖......
但是你要明白,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普通人,而可惜的是,你我都是普通人。
所谓普通人,就是你我都中不了六合彩,也不大可能去美国敲钟,当然我们坐的飞机大概率也不会掉下来,咱们应该也能活到80岁以上......
我们需要接受普通人这个设定,这也是多数人的命运,你说想逆天改命,不好意思,没人能帮得上你,大富大贵的人有努力的因素,但是主要还是命好。
一靠天时、二靠地利、三靠人和,缺一样都不行,这些都不是我们主观能完全控制的。
如果巴菲特早生10年,可能被送到太平洋战场跟日本鬼子拼刺刀去了;如果马云早生20年,聚众高谈改变世界,估计得给抓去上学习班;如果丁磊的建议被领导采纳、如果黄峥没有遇到丁磊、如果丁磊和段永平不是好友......
这些已经发生的事,看起来是必然,但是在当时却有无穷的可能,稍微有一点点偏差,都成不了现在的样子。
所以,这些大人物都是幸存偏差下的产物,没啥道理可讲,当故事听听就好,如果当成榜样,还真不见得是啥好事。
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大人物也不见得过的就很好,你说马云的财富是你的一万倍,但他的幸福感会是你的一万倍吗?肯定不可能吧,搞不好他还不如你有幸福感咧。
幸福和幸福感是两回事,后者主要是一种感觉,你觉得某人很幸福,某人觉得你幸福,但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事实上,我认识很多大佬,他们的压力你想象不到,很多人几乎无法拥有片刻的安宁,真没夸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把自己拉进坑里,上层的风吹草动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要知道,当焦虑没法用钱来缓解时,那种焦虑才是要命的。
说这些真不是给你灌鸡汤,我的老读者知道,我文章写过,我就真心不希望做的多大,多有名气,聚光灯下的滋味很难受,连和朋友喝个酒都担心被录音,这日子过的有啥意思呢?
所以,普通人有普通人的乐趣,不要视而不见,要知道,我们多半的焦虑都是媒体和朋友圈制造的,那些恶性新闻,那些炫富者,让你焦虑又失衡。
然而,新闻中的故事都是罕见事件,不然谁会关注呢?
而炫富者都是夸张之后的选择性表达,谁会发朋友圈说“我特么活得好惨”?
因此,咱们中年人要还是要笃定一点,先把眼前的生活过好,才是最重要的事。
别没事儿老想着拼命,命真的不是拼来的,而是从一条轨迹慢慢演化而来的。
什么叫做“轨迹”?
学术的说法是:符合条件的点所组成的集合。
这个定义也挺适合解释人的一生,人这一辈子也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然而这些点并不是孤零零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
人生众多的点也不一样,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人生最重要的点就是出生的那一刻,可以称之为:“原点”。
“原点”决定了一条既定轨迹,你出生在哪里,出生在怎样的家庭至关重要。
穿越一下,如果你出生在清朝的苏州,那么恭喜你,无论你是经商还是求学,成功的概率都会大很多,清朝300年,一共有144名状元,而仅苏州一个城市就出了24个状元。
在那个年代,如果你出生在人杰地灵的大四川,读书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因为来自四川的状元300年里只有1个。
区别在哪里?不就是经济决定的嘛,当时说“苏湖熟,天下足”,有钱了,就要通过一些方法来保护自己的资产,投资是一种,教育是另一种。
要不然富裕的江浙一代为啥会出这么多才子呢?家里有银子,自然会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一个家庭一旦形成这种氛围,孩子想不努力都难。
就像杭州的钱氏家族,出了很多厉害的人,钱钟书、钱穆、钱三强、钱学森、还有金庸都是这个家族的,有人说是基因决定的,其实没那么玄乎,如果你叔父、表哥、二弟都是学霸,家庭聚餐都要吟诗作对子,你好意思不努力吗?
所以,相信“基因”不如相信“模因”,在一个紧密的圈子里,大家的行为及思考模式会越来越相同。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原点决定了轨迹,而原点又没法自己选择,这大概是最无奈的事情。
那有没有脱离既定轨迹的情况?当然有,我们可以称为:“断点”。
不妨再来一次穿越,你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身处北京的一个豪华四合院,成群结队的家仆伺候着你,原来你家父是一代名商,家中来往的不是政界显要,就是商海奇才。
怎么样,是不是暗自窃喜,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我告诉你这是1949年年初呢?
这种历史大事件,就是一种断点,就像刷机一样,所有东西都推倒从来,所有人的轨迹也因此改变。
断点往往来自外部,也不是你能控制的。
也有一些人会突然听到内心的呼唤,然后改变了人生轨迹,比如:
村上春树本来酒吧开的好好的,看完一场棒球赛后,决定要写小说;丁磊在电信局做的百无聊赖,觉得领导不听自己建议,于是决定来广州闯一闯;在美国留学的王兴,看到SNS的发展,决定回中国,搞互联网创业......
然而,这种人生轨迹的改变,并非突然来袭,而是在经过某个关键节点后走上了一条岔路。
村上春树是早稻田大学戏剧专业的高材生,丁磊大学学的是电子通讯,王兴学的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他们后期的发展和早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而这些经历往往是由一个关键节点引发,这个关键节点,我们可以称为:“赛点”。
“赛点”本来是体育用词,指一场比赛中决定胜负的时刻,其实我们人生境遇的高低也是由赛点决定的。
比如高考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赛点,也是一个最公平的赛点,有客观标准,不用依靠领导的主观评价,而且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有回报,不会让你辛苦了半天,告诉你准考证还要摇号。
我不是说高考就是所有人唯一的赛点,有人没上大学一样可以发展的很好,我只是说高考这个赛点具有普遍适用性,除了高考,还有选址、择业、婚姻三个大赛点,以及一些小赛点,例如晋升、跳槽、中途创业......
然而后面的赛点往往来自前面赛点的连锁反应:
如果你毕业于名校的计算机专业,你大概率会来到深圳、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发展,大概率会进互联网大厂,也许混几年成了高管,或者出来创业,有了大厂的经历,更可能拿到融资,而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许更容易遇到优秀的异性,结婚生子......
你可以体会一下,想想人生的轨迹是不是就这样逐渐形成的?
反过来依旧成立,很多人因为没有考上大学,要么没胆量去外面闯,要么找到的工作没有什么含金量,只是简单的重复,时光流逝,圈子封闭,人到中年看不到再进一步的可能。
我不是唯学历论的人,也不是说平凡不好,只是想说明这个道理,人生就那么几个赛点,抓住一个,人生轨迹可能改变了,如果没抓住,就只能行走在一条既定轨道,很难跳的出来。
一个真相是,赛点在我们一生当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早期,一个人在求学时代,如果懂得好好学习,养成好习惯,懂得管理自己,那么他长大成人后一定差不到哪里。
然而,遗憾的是,多数人并没这么先知先觉,我们的年纪无法让我们理解赛点的重要,当我们懂得时,才发现人生赛点已经少的可怜,发现就算是拼命,也不是你想拼就能拼的,有时我们竭尽全力,只是想获得一次拼命的机会,让赛点再次出现一次。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要瞧不起那些在领导面前殷勤表现的人,最起码那是一种寻找赛点的行为,“孤芳自赏”听起来挺有意境,但也许只是“情绪懒惰”的一种说辞。
进入社会以后,机会基本上都是靠自己争取的,很多年轻人刚步入工作岗位,就觉得不适应,认为琐碎的工作没有价值,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出特长。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是老板,会把高价值的事儿交给一个毛头小伙吗?搞砸了谁来赔?
如果他连琐碎的小事都做不好,你相信他能做成大事吗?
我在500强时,组织提拔干部有点变态,你是做技术出身的,那就把你调到业务岗位去做一段时间,做好了才能晋升,同样的,从业务岗出身的要去技术岗试水。
你要说我不擅长啊,那不好意思,用不了你,因为在领导心目中,谁都能把擅长的事做好,但你能把不擅长的事做好才行,因为环境复杂多变,你不可能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顺手称心的。
就好比,这边要开战了,你说等等,我比较擅长使用青龙偃月刀,麻烦给我来一把,行吗?不行,你得捡块板砖也要打赢。
你要相信,一个组织最大功能就是淡化个体的作用,以便把他变成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在这个前提下,你的发展初期,必须接受那些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这样你才能通过测试,拿到赛点。
你还要相信,职业生涯就是一个金字塔,前期付出很多,得到很少,然而一旦你拿到赛点,就能往上爬一个台阶,渐渐就会变成付出不多,但拿到很多。
也许从局部来看,有点不公平,但是你从全局来看又是相对公平的。
如果你看到领导比你舒服,只用高屋建瓴,不用动手干活,也没啥可唏嘘的,谁让人家赢得了赛点呢,这是组织架构里一个很必然的结果。
所以,在职业生涯中,要用赛点来定义你的工作态度,首先考虑是有没有机会,而不是是否喜欢,是否舒服。
你一定要千万百计的抓住赛点,当仁不让,表现自己,不要抱怨比赛的艰辛,有人等了一辈子还没等到上场的机会,你说这是不是更艰辛呢?
说了这么多,都是有感而发,我自己回看走过来的日子,有的赛点把握的可以,有的也没有把握住,所以终归也是有很多遗憾。
但是,作为一名处在半坡的中年人,回头看看,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而不是为了埋怨命运不公,更不是为了自我责备。
我也有过人生低谷期,以我的经验,越是这个时候,人越容易做傻事,有人为了博一把,拿所有的积蓄去投P2P;有人为了麻木自己,酗酒抽烟,染上恶习;更多的人表面正常,但是内心已经颓废的一比,埋怨这个世界太灰暗,失去了所有斗志。
事实上,越是低谷越要明白,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就怕你还没等到赛点,自己却爆仓了,财富爆了、身体爆了、精神爆了.....
虽说,人生越往后,赛点越难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去虔诚地准备。
想起加拿大议会侍卫长,58岁的维克斯,在2014年10月22日,和一名闯入议会大厦的枪手对射,维克斯一个侧身翻滚后,开枪击毙对方,然后冷静的找掩体填弹,重新进入准备射击状态......
所有动作都一气呵成,事实上,这只是他十几年来每天训练的内容,他对记者说:
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人生不就这样吗?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控制那些能改变的,始终保持仰望的姿态,相信下一刻就是最重要的赛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