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年纪越大越做得稳。现在,超过35岁,找工作难。 本来有工作的,还有被公司辞退的风险,即使没被辞退,也觉得竞争力在急剧下降。 养娃苦,还贷难都是表象,中年人在市场上越来越举步维艰,才是真正的危机。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是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吗?”,不是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吗?” 为什么现在上了年纪的人越来越不受尊重了,以往被轻视的小年轻反而越来越受重视了?
中国在30年前,“老”是和智慧,能力,慷慨,甚至亲切,美丽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因为30年前,以及以前漫长的中国历史,不注重科学,医疗条件太差,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很少有人能活到老年,所以长寿的人很受崇拜。
其次,以前还没有机器大生产,社会变动不大,任何工作都需要代代传承,都需要大量技能。而掌握这些技能,需要靠时间的积累和重复的次数。
交通、通讯不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必须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无数人。这种获取信息消耗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
所以,活得越长,必然积累的知识越多,也就越能在工作中产生价值。老年人是受尊重的,他们一生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也掌握更多的技能。
所以,“辈分”,“资历”往往和能力,价值创造力成正比。年轻的劳动者敬仰他们。
首先,这几十年,医疗技术取得了决定性的进步,很多人都能活到老年,老年人不再是稀缺物种。
其次,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中国引进国外机器。以前,跟在前辈身后做多年学徒,才能掌握一项技能。
现在,机器代替了手工,效率高,规模大。年轻人比老年人学得快,经验和技能就不重要了。国门打开,社会巨变。增加了很多新行业,新岗位。
年轻人在学校集中学习专业知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当今最先进的技术,远远超过了老年人。
社会剧变时代,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行业形态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停滞了。年轻人不再子承父业,新技能掌握起来更快,竞争力也就更强。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的成长决定于他搜索信息,分析理解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时间的积累。
所以,我们发现,思想深度,成熟程度,也逐渐不再和年龄成正比。
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让上了年纪的人不再受尊重,甚至和没用,愚蠢,落后联系在一起。只有少数不能被机器替代的职业,不受影响。如手工艺者,艺术家,音乐家,画家,作家,人文社科学者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这样的职业。我们习惯于重视经验,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有其特色,在封建社会中,几千年没有进步,只有轮回。 社会形态一直在重复。人在社会中行事,发现运用以前成功的方法非常方便。 经验,是过去的产物。代表适用于过去的环境下的做事方法。但是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用过去的做事方法去套用变化后的新形势,必然不对口。 真正的高手,做决定不参考过去经验,而参考未来发展趋势。 摒弃资历和辈分的面子,随时放空自己,留意新事物,保持认知更新迭代。才能化解危机。 此文给自己,也给每一位深陷危机的中年人,和即将走向中年的年轻人共勉。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孙娟的书房」,搜索「SJDSFSJ」即可关注,[阅读原文]。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