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师:幸而)
一个人的认知边界,是由其认知水平决定的。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边界就越宽广;而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边界就越狭隘。
什么是认知水平?
认知水平,反映了一个人通过思考对信息/知识加工的质量,以及他的开放程度。
如何提升认知水平?
3+2:做三件事,并保持两个态度。
三件事:
1、提升输入的深度及广度
2、优化思考过程
3、通过反思把控输入和思考过程
两个态度:
4、保持开放性
5、恪守长期主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提升认知水平,首要的就是有高质量的输入作为原料。
输入的内容有三种,分别是信息、知识和结论。
它们的区别在于:信息是被加工的,知识可以参与对信息的加工过程,结论则是加工的结果。
举个例子: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这就是信息。
“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如10%的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银行每吸收100块钱就要存10块钱到央行”,这就是知识。
根据知识,我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推理出这样的结论:“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手里的钱变多了,多出来的钱可以用于发放贷款,于是能促进市场和企业的发展,这样股市可能也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所以,要想提升输入的深度与广度,就要做如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提升信息输入
根据信息被加工的次数,可分为一手信息、二手信息等。
加工的次数越多,它就离信息越远,离结论(观点)越近。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接触一手信息。
什么是一手信息?
通过实践、实验获得的数据是一手信息,对客观事实和现象的如实陈述也是一手信息。
如要输入二手信息,最好的是被体系化跨学科知识加工过的,次之是被体系化知识加工过的,最差是被碎片化知识加工过的。
同时,你应该逐步建立、维护并扩展你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不要让提供不可靠信息的渠道,成为你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02
提升输入的深度与广度要做的第二件事:提升知识输入
我们可以按照完善与否,把知识分为体系化知识和碎片化知识。
知识还可以根据学科来划分为单一学科知识(如经济学知识、物理学知识等)和交叉学科知识(跨学科)。
将两种分类组合起来,我们就能得到下图所示的四种知识:
如果你平时看的总是“碎片化学科知识”和“碎片化跨学科知识”,那么,你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而如果你平时看的都是“体系化学科知识”,那么,你就会你囿于某一单一视角,而忽视了其它体系的视角。
比如:在经济学家眼里所有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而最好的知识其实是“体系化跨学科知识”,它能让你从不同视角看到整个森林。
现在,就让我们用“—”来表示“碎片化学科知识”和“碎片化跨学科知识”,用“T”来表示“体系化学科知识”,用“Ⅲ”表示“体系化跨学科知识” 。而我们对知识的输入,要从“—”型知识开始。
(1)从输入“—”型知识开始。
在输入“—”型知识时,你可以选一些含金量高的公众号进行持续阅读和学习。
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并想要主攻的“T”型知识。
(2)在“—”的基础上,输入“T”型知识。
比如:在你接触了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后,你可以选择其中一门最感兴趣的学科进行系统性输入,这就是从“—”型知识进入到“T”型的过程。
这时,我推荐你从这个领域的导论书籍/课程开始进入。
这样,你可以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专业导论课所使用的教科书基本上都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综合学科内容所写,面向该领域的初学者的入门书籍,含金量以及干货程度都是极高的。
同时,这类书籍/课程也能让你快速掌握一门学科的宏观框架。
专业导论课所使用的教科书中都会涉及到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核心概念、主要问题、主要领域、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
这些能够让你迅速的对这个学科形成一定的宏观认识,掌握宏观框架。
这个宏观认识的好处,一方面可以指引你接下来学习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于当你遇到问题时,你知道可以去哪里寻找答案。
(3)在“T”的基础上进行“—”型输入建立“T2”,作为“Ⅲ”型知识的基础。
在主攻“T”的时候,“—”也持续进行着(减少输入量即可),这样可以帮你在之后找到想要主攻的其他学科领域“T2”。
系统输入“T”2-4年后,你就可以转到“T2”。“T2”再有个2-4年再转到“T3”......。
比如,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每隔三年就会换一个领域深度学习。
(4)对“T”、“T2”、“T3”进行整合,建立“Ⅲ”型知识。
比如,人工智能(AI),就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交叉融合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
所以,如果你最终想要获得“体系化跨学科知识”,那么在前三点中你一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抓住主要学科的主要理论,你不需要像搞学术一样的对一个点钻特别特别深。
但是,你需要在一个学科上达到95%,在其它主要学科上通过掌握该学科的主要理论达到80%即可。
比如:你可以做这样一个计划
前三年:“—”型输入,涉及自我成长、心理学、人文通识、历史、管理学、经济学,没有主攻方向。
第二个三年:“T”型输入主攻心理学。
第三个三年:“T”型输入主攻哲学。
第四个三年:“T”型输入主攻管理学。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心理学、哲学、管理学的“Ⅲ”型知识体系,即“跨学科的体系化知识”。
03
提升输入的深度与广度要做的第三件事:提升结论输入
如何提升结论的输入呢?
1、输入伟大思想家得出的结论。
思想史、哲学史、特定的学科史以及学界泰斗的观点是很好的结论来源。
2、输入结论的同时,要输入该结论的推理论证过程。
这样可以避免输入结论的弊端。
关于如何对结论进行甄别,推荐你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别让金句毁了你的独立思考力》。
同时,你还需要兼顾多种输入途径,每个人都需要“读书、阅人、行路、实践”四个途径的输入齐头并进,否则就会带来偏颇。
所以,为了提升结论输入的质量,我们都要多读书学习、多与人交流、多践行所学、多游历四方。
提升认知水平,还要优化思考过程,否则再高质量的输入都会成为浪费。
优化思考过程需要做好两件事:学习思考的方法,以及不断练习。
1、学习思考的方法
2、不断练习
人的大脑就像肌肉,多练就会强壮,少练就会萎靡。
推荐你通过3个问题来不断发展自己的思考“肌肉”:
· 今日所看内容与我日常生活的关联都有哪些?
· 今日所看内容与我之前学过的其它内容,都有哪些关联?
· 今日所看内容的关键点是什么?可以通过这个关键点带动其它哪些知识的领悟?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一过。
提升认知水平,还要会反思,否则你就会一直处于不自知的状态。
不自知,就不能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升认知水平。
反思,就像是电脑的任务管理器,通过它,你能看到每个程序运行的状态。
一旦程序出现问题,通过任务管理器我们就可以立即得知并且作出相应的调整,好让程序和电脑都运行正常。
具体如何做呢?
要想达到反思状态,并用好反思,就需要提升你的觉察力。
觉察力的提升,可以让你清醒地知道此时此刻你究竟输入了什么,你对它采用了什么样的思考加工过程,以及你最终产出了什么样的成品。
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主要是在“输入”上,你的输入都是碎片化的,而且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碎片类知识。
也许,这时你发现,自己的问题主要是在“思考加工过程”中,即便拥有了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你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加工,得出自己的结论。
同时,你也可以通过练习正念,来提升自己的觉察力。你可以先从观呼吸练起,然后着重练习观念头。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提升认知水平,首先要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否则人只会不断的自我重复,在原地停滞不前。
如果湖泊中的水不与外界交互,那么很快就会变得浑浊发臭成为一滩死水,失去生机。
在提升认知水平中,如何能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呢?
1、复述一遍对方讲的是什么
保持开放性最大的阻碍,莫过于当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面对新的不同理论的时候,就再也不愿去听,也听不进去。
为了让自己保持开放,你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要求,就是听到别人的不同言论,看到书籍上的不同文章的时候要求自己复述一遍对方讲的是什么。
这有助于让我们去接受不同的东西,而不是一看到就拒绝。
2、打破“小我”的束缚
阻碍我们保持开放性的第二个障碍是“我错了”。
其实,提升认知水平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原来你深信的东西有一天会被否定,会变得荒谬。这会让人觉得不安,觉得自己被否定了,被攻击了,觉得自己错了,于是就会对新的东西产生抗拒,本能的抗拒。
我们团队的博涵跟我分享过一段他的经历:
有次他参加了一场生涯咨询活动,除他之外其他组员都是大学生、研究生。
当大家知道他是生涯咨询师后,都投来了仰慕的目光。在讨论环节,博涵就某个专业性问题发表了看法后,引来了一位学生的当场质疑。
博涵说他在那一刻感到双手的前臂发凉,他感到被冒犯了,很不舒服。
事后他说,那是因为一直以在内心中他给自己建立了一个专家的形象,而任何的对这个形象的冲击都会引起他的不快和抵触。
其实,这就是“小我”在捣鬼,“小我”很容易会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攻击。如果不能意识到“小我”的束缚,在面对新事物、面对不同视角、不同理论的时候,就无法真正融入进去,深入理解。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提升认知水平,最后要恪守长期主义的态度,否则你将一事无成。
提升认知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就是捷径,除此之外的都是伪装成捷径的悬崖。
就像一个200斤的人,突然有一天说我要运动减肥,当天晚上就上操场跑了10公里,第二天可能累点,要是坚持跑一周膝盖就废了,以后都别想跑了。
具体怎么做?
1、把目光放长,允许自己提升认知水平以十年为单位起步。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一部分,你可以看我的文章《别高估自己1年的成就,却低估自己10年的发展》
2、建立行动的可持续性,用渐进法每天进步一点点。
比如,原来你没有阅读的习惯,现在你想要养成这个习惯。
用渐进法,怎么做呢?
渐进法不是说:“现在你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去看书,然后每个星期要看一本书。”这对于养成读书习惯来说没有好处的,只会让你半途而废,让你觉得读书好痛苦。
渐进法是,哪怕你不看书,每天到书桌前坐一坐,这是你能做的最小的一步。
然后下一步,做到在书桌前看一会儿书,可能你一开始10分钟都看不进去,那就先看5分钟,然后逐渐的增加。
渐渐地变成你每天坐在书桌前,看书一小时。
渐进法就像你去健身房,你去练卧推,你肯定一开始是先从空杆开始的,然后再加5公斤,然后再加10公斤,重量是逐渐往上加的。
没有新手一上来就推200公斤的。
所以,当你恪守长期主义时,整个过程就像去健身房健身一样的,都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往上增加增加增加增加,然后慢慢的你才发现你已经成为一个健身的大牛了。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一部分,你可以看我的文章《如何跨越改变的两个螺旋?》。
最后的话
最后用一张图,总结全文,希望你能随时专注于提升和扩展你的认知,从而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祝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