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这时,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想发点“善心”。每天一早,他便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便可施舍给他们,以显示他的“仁慈”。
一天,黔敖又坐在路旁的车子上,等着有人经过。
正在这时,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走了过来。他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眯着眼睛,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身体十分虚弱。
黔敖看到后,认为显示自己“仁慈”的时候到了,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老远地、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
他一心以为那个饿汉会对他感恩不尽,感谢他的好意和慷慨。
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个饿汉抬起头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
“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你以为一个人为了食物,就会抛弃自己的尊严,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吗?
你还是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
家有余钱,做做善事,还是低调点好,不要善事还没做成,就嚷嚷得天下皆知,这样,对于受助者,其实是大不敬之举。
低调行善,平等相待,以尊重他人人格的方式,这才是真善。
而带着侮辱性的施舍,没人能受得了。
中国民间对不懂感恩的人恨之入骨,道德谴责的恨不得将他们挫骨扬灰。
甚至民间流传一句话:斗米恩,升米仇。
但这句话你不觉得奇怪么?这是一个神智正常的人做的事么?
合乎常理么?
首先,人对真情本来就有天然需要,往往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怀有感情,这是本能。
其次,我们的社会一再强调感恩回报的价值观,一个不回报的人自己内心就过不去,也承受不起社会谴责。
感恩回报的行为对自己的社会形象也有利,有些人甚至会故意伪装成这样。
那么,到底当事人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能让一个人违背自己的本能,不顾自己的社会形象,宁可被千夫所指,也要远离当初的恩人呢?
事出反常,必有原因,切不可不了解实情就对当事人道德谴责。
其实中国民间流传的很多话都是错的,有些俗话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合理,但如今换了背景就不合理了。
有些话纯属泄愤,但正好能让人发泄情绪,也就被广为传播。
我的观点是,没有前提的结论都是耍流氓。因为怎么都对,什么都能套。很容易给人错误引导。
最近我又在读社会学家布劳的社会交换中的权力结构,就能清晰的解答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给你提供的帮助超出了你能回报的范围,他便在这段关系中拥有了权力,可以在你身上做他想做的事。
其实这个规律,大到经济政治,小到个人生活,都适用。
为了表达理念,又不被封号。社会层面的,请读完本文,诸君自己揣度,我现在这里举个人生活层面的例子。
我们常见的是,帮助你的同时,践踏你的尊严。
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忘记我平时对你多好了?说你几句怎么啦?不懂感恩的东西!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人际关系本来就是社会价值交换。
而在社会交换中,常常会出现交换不平衡的情况,这就是权力产生的根源。
你需要他,又没有足够能力回报他,那就只能让渡自己的权力,由他控制。
在社会层面,表现的就是权力。
在个人方面,遇到个人修养较高的人,对方格局大,心地善良,明白施恩不图报,只要看到你好他就欣慰。
一般心胸狭窄,庸俗之辈对你可能就是精神控制,意志摧残。
当事人往往有苦说不出,不然就会被社会谴责为“不懂感恩”。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情。
我有个亲戚,住在省城,而其他人都还在县城。
有个大妹妹,正要上高中,家长想送她去省城读书,和亲戚商量住在她家,帮忙安排一个学校。
这位大妹妹到姑姑家后,姑姑说:“听说你成天和男生鬼混?你怎么那么不要脸呢?”
这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最承受不了侮辱,大妹妹流着泪辩解:“我没有。”
姑姑说:“没有就没有,你觉得别人说的对就听,说的不对可以不听,哭什么哭。”
大妹妹说:“那我姐姐呢?不和异性正常接触么?”
姑姑说:“我家姑娘作风正派,不是那种人,我根本不担心。”
姑姑把她安排到一个私立学校后,到处对所有人讲:“我这人付出真多,我给我侄女安排了学校,还每天给她做饭。”
人们纷纷点头,获得了无数赞美。
但是大妹妹发现,这个私立学校风气极其不好,学生们染发、谈恋爱、逃课、打架,全是小混混,风气甚至比县城的中学差多了。平时招生都很难,入学根本不需要找人帮忙。
姑姑说话带着刀,一遍一遍的割着亲戚家的女性晚辈们。
而在这样的家族权力结构中,很明显她身居高处,其他人只能忍着。
每天放学回家后,姑姑又总是对她各种嫌弃,言语打压。大妹妹整天以泪洗面。
两个月后,她强行要求父母带她回家,回县城读书。
此事不了了之。
三年前,大妹妹已经硕士毕业,一次放假没事,正好旅游,去隔壁城市见了经人介绍的相亲对象,回来对我说:“那个男生我见了,不合适。”
没想到过几天就眼含泪花,来对我哭诉:“姐姐,我姑姑回去和亲戚们说我倒贴男的,那个男的不要我。这话太难听了。她为什么老是在背后造谣诋毁啊。”
姑姑说:“你忘记我对你多好了?我还帮你找学校,是你自己非要回家。现在我说你两句怎么啦?”
大妹妹一家只能忍气吞声。
没想到,过几年,家族中另一个小妹妹长大了,这个小妹妹聪明伶俐,活泼开朗,成绩好,非常自信。
她的父母说:“你姑姑说她帮助了好几个亲戚的孩子,你也去吧,去省城读书,住在姑姑家。”
没想到,姑姑经常说类似带着刀子的话:“你可真脏,你把我家这个屋子住的怎么一股鸡屎味?”
在姑姑家住了三个月后,小妹妹成绩一落千丈,经诊断患了中度抑郁症。
母亲抱着孩子大哭了一场,于是自己办了停薪留职,把孩子接了出来治疗,在省城租了房子陪读。
小妹妹从此沉默寡言,从来不提在姑姑家经历了什么。
因为父母告诉她,你要学会感恩。
有苦只能自己咽。
可是事还没完,亲戚频繁的,到处的对人讲:“我对家人的付出太多了,我特别愿意把侄女们都接过来在我家里住着,安排她们学习生活。我希望她们好。”
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甘于付出的圣母,都知道孩子们得到了她的帮助,没有人知道孩子们都是在短短两三个月内经历了精神创伤后离开了。
这些孩子永远在心理委屈无处诉的痛苦中,也永远背着受人恩惠的负担而挺不起腰杆。
其实,在权力结构不平等的民间,这样的事情非常多。
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没有那么高的个人修养,文化层次。当自己有一定权力后,很容易由本能支配,对身边的人肆意伤害,更多表现在言语攻击和精神折磨。
带着侮辱性的施舍,没有人能受得了。
所以,轻易不能接受他人帮助,任何的帮助都标着价格。
当一个人最初获得帮助时,或者帮助不是很大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式,甚至口头致谢表达感激之情。
此刻,双方还没有出现权力结构。
但当帮助持续下去或者受惠者得到的报酬比较大时,简单的致谢方式已经难以维持平衡关系。
如果受惠者没能力以相当的报酬回报实惠者的帮助,但又想继续得到帮助,那就只能降低自己在交换中的地位,变成了顺从和依附的关系。
这个时候,施惠者就得到了权力。
而你,得到了帮助,交出了自尊,甚至被精神pua。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获得权力,那就充分的去帮助别人吧。
中国人最在意人情世故,都想让别人欠自己人情,也都害怕欠别人人情。
因为欠了人情,就代表,你掌握了支配对方的权力。
每个人都不希望对方马上还自己的人情,这样可以延长自己支配他人的时间。
“你忘记我对你怎么好了?我说你几句怎么了?我打你两下怎么了?你让你帮我做点事怎么了?”
其实,真正的道理是,你对我好,我感谢你,也想办法报答你。
但你对我好,不是你侮辱我的理由,也不是你支配我的理由。
前几年冯小刚的油腻饭局就赤裸裸的表现了这样扭曲的人情社会的丑态。
18年大年初一,陈道明,冯小刚等大腕的一次私人聚会的小视频流出。冯小刚让《芳华》里何小萍的饰演者苗苗跳舞。
陈道明解围,说人家姑娘穿着高跟鞋不方便。
旁边一群猥琐男起哄,哎呀就是比划比划嘛。
陈道明怒怼,“你特么没看过跳舞啊!”最后,苗苗光着脚,跳了舞。
通过这件事,陈道明因为支持苗苗也获得了社会普遍赞誉。
酒桌上一群老男人喝多了,就让一个美女跳舞助兴,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权力不平等。
其实这样的不平等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领导让下属表演节目;甚至过年过节,父母把年幼的孩子拉出来给客人们表演。
这样的关系中,被支配的一方一般都仰仗对方给自己帮助甚至生活来源,事业发展机会的。
所以只能由对方摆布。
人不是狗,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尊的需求。
如果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摧毁他的意志,践踏他的自尊,就别怪他不懂感恩。
在中国社会中,人人想做人上人,处处都有鄙视链,尊重他人的意识向来不明显。
很多人施恩,也并不是为了他人好,只是为了体会施舍的快感,和换取的权力的快感。
所谓斗米恩,升米仇,无非是施恩者给人帮助后所换取了足够的权力,便随意践踏对方,而带来的人性反弹。
清朝,还有个无名诗丐,因为一首《绝命诗》,而天下闻名: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保护自尊是人性中的本能,连乞丐都有这样的志气,更何况普通人,岂能容他人随意践踏?
那么,既然知道了社会交往中的权力是如何形成的,就可以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一、如何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权力
一个人先要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权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他人帮助。
提供的帮助越多,所含的价值越大,得到的权力就越牢固。
这个社会交往的原理没什么不好,就看为谁所用。
那些为了谋取权力而投机钻营的政客们可以利用布施恩惠的方式赢得支配群众的权力;
仗义行善的君子义士也能在帮助别人时得到支配普通群众的权力。
在政治家和资本家的交换关系中,这个原理表现的最充分。
为什么一些大企业和金融集团,走到最后总是不可避免的和某些政治势力产生关系,他们在财力上帮助政治集团,以便当政治动荡时能得到某些势力的庇护。
政治势力也只有通过经济界给予的政治伤的支持,才能将手中的权力变现。
这就是官商勾结。
二、如何避免被人支配
其实普通人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被他人支配。
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避免接受他人的帮助,或者在得到某些帮助之后,尽可能以大致相等的报酬回报对方,以寻求双方关系的平等。
次等策略则是接受某人帮助的关系之外,也建立其他的帮助途径,以抵消对对方的依附,获得自主权力。
最不堪的是,行使强力,强迫你必须对我付出,同时我还支配你。(这种情况现实中很常见,你懂的)。
我个人赞成远离践踏你尊严的施惠者,同时及时等价回报。
不赞成靠心术,计谋,强力来夺取别人的付出。
三,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意
其实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意呢?
帮助他人,是真心发善,希望别人好,而不是通过施恩,体会居于人上的优越感。
也不是将被帮助的人当作装饰自己名声的工具。
施恩之后,大肆宣扬,让全世界知道你的善举,从他人的赞美中获得快感。
让被帮助的人背负着亏欠的负担永远挺不起腰,这是对被帮助人的不尊敬。
上学时,我曾经在《如是我所闻》中读到这样两个小故事。
《利人,利己》
每次来寺里,阿香都特别忙,要不就是帮师傅浇花,要不就是帮厨房备斋饭,要不就是帮小黑洗澡。如果没人需要帮忙,就拿着扫帚去扫地。
阿大问:“为什么你这么喜欢帮别人做事情?”
“因为这会让自己很开心啊。”
“是因为看到别人高兴,而开心吗?”
“不是,是因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开心。”
真正有善的人,帮助他人,不仅帮助的是对方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尊重对方的自尊。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子走投无路,却羞于乞讨,路过一户人家想讨口饭吃。
女主人说:“我院子刚好有一摞木材,想雇人帮我搬到前面,我会付工钱,不知你是否愿意。
男子欣然同意,认真干活。
搬完之后,女主人给他做了工饭,也付了工钱。男子高高兴兴拿着工钱走了。
邻居问她,“那些木材不是前几天你才雇人搬到后院的吗?怎么又搬前面来了?”
女主人说:“我只是不想伤害对方的自尊,让对方觉得难堪。所以,我不能施舍他,只是让他用劳动换取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