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达成160万辆”,继前段时间高调点评蔚来自动辅助驾驶车祸事件后,李想延续高调人设,定下高目标。
8月新势力三巨头销量最好的是理想汽车,连续3个月超过蔚来,接近万辆的销售数据让理想汽车倍受期待。
准备启航的理想却在9月搁浅。月初疑似断轴事件持续发酵、接着迫于芯片荒调低第三季度交付预期,直接导致其9月交付量环比下滑24.8%,仅交付7094辆,同期蔚来和小鹏均实现了交付破万,李想的头很大。
9月理想汽车的更新推送被曝“霸王条款”,内容疑似包含个人隐私数据、免费服务免责、信息推送权限等。
要知道,《关于开展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自查工作的通知》是工信部9月13日发布的,理想汽车这波操作,不好下台。
进入多事之秋,理想汽车5年后160万辆的目标迫在眉睫,抛开累计交付的5万余辆,折算下来大概需要每年29万辆的销量支撑。先交车后补雷达的措施,其接受度目前未知。
李想面临的现实,很难。
作为混动的一种类型,增程式电动车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初,费迪南德保时捷的Lohner-Porsche车型。
其采用了两轮电动轮毂电机加内燃机串联的方式,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基本奠定了增程式电动车型的雏形。
随着石油开采提炼和内燃机等技术提高,增程版保时捷很快就没了声音,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增程式电动车短暂出现、迅速隐身。
起起落落后,面对各个国家的节能减排等环保政策落地,以及油价上涨等综合因素,增程式电动车又被重新推到前台。
被推崇几乎伴随着外部因素,“替补队员”到底实力如何?
从技术说,理想ONE配置了三缸1.2T发动机,不参与直接驱动只负责发电,三元锂电池负责储电和放电,前后电机负责驱动,驱动方式同100年前的“增程版保时捷”没有本质区别。
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是“喝油产电”,随着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和补能设施的逐步完善,不再有续航焦虑,增程式电动车会淡出历史舞台,其过渡属性明显。
记得小时候的一部动画,每次战神金刚都会先组成脚和腿,组成躯干和手臂,最后大呼一声“我来组成头部”。谈及理想汽车,很容易想到这个梗。
理想ONE的增程器来自东安动力,代号DAM12TDE。动力电池是宁德时代523NCM,前驱电机来自联合电子,后驱电机由博格华纳提供;
标志性的贯穿屏来自京东方,玻璃来自康宁,悬架系统采购自马瑞利,电子换挡器来自马夸特,热管理系统由法雷奥提供......
包括三电、增程器,最核心的部件等大范围采购的做法当然不止理想汽车一家,为何其被诟病其为“组装厂”的声音与日俱增?
李想曾在其用户活动上公开骂过:先说说难听的话,TMD,一帮臭搞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式是个落后的技术,请问他们TMD搞出来屁技术了.......
增程式不落后,但绝不新颖。
三大造车新势力中,蔚来的换电设计以及第二代换电站的铺设,掩盖了不少其“组装”动作,小鹏苦研自动驾驶,NGP表现突出,软实力得到认可。
在销量上,蔚小理其实应该称为理小哪蔚更为合理(蔚来销量被哪吒超过)。进入2021年,理想汽车销量保持同期高增长,品牌关注度也越来越大,可能是“招黑”原因之一。
教导成绩好的学生,旁人常说:“你成绩这么好,要对自己要求高一点,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理想汽车的现状,有几分相似。
红海之中,没有核心部件或技术的企业,似乎最后都难掩落寞。
手机行业的海,红得发紫。小米尝试澎湃芯片,华为的鸿蒙系统,三星的存储和猎户座处理器,苹果的A系列和M系列处理器还有IOS......都在给自己“狅加特效”。
汽车领域,丰田拥有THS混动技术,比亚迪有DMI,本田有IMMD,头部厂商几乎都有独门技术,或在核心零部件实现自研自产,比如电机,动力电池、底盘,增程器,电控等等,足以应对过渡期,布局未来。
新势力理想要跟混动界老大哥们跑马拉松,目前来看并不乐观。
1.2T的三缸增程器被吐槽最多,40.5KWh的三元锂电池组配合前100KW后140KW的电机供电,拖着2.3吨的车身,从纸面看没有亮点,怎么大卖的?
这些不是理想汽车希望消费者关注的,知道自己的硬短板,李想为其注入了软概念:“移动的家”这个思路不错,“奶爸车”定义也很精准。
理想ONE的大空间、舒适性、豪华感以及丰富的配置,都围绕概念做好了支撑。
把关注点从冰冷的数据转移到有温度的生活方式上,很见效,但容易被复制,如没有新的突破,时间会抹平理想涉足新能源的先手优势。
必须承认,理想ONE的外观设计为其销量帮了大忙,可以回顾一下,过去20年,国内卖得最好的大众和丰田车型,有谁的颜值是出类拔萃的?
两个厂商在国内长期被热捧,除了技术深厚,还有其在外观设计上深谙中国人“不功不过”的中庸心理:
难看的不要,第一眼看上去就惊艳的总感觉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也不选。
整体上的“规矩”更符合东方主流审美,再融入突出细节的少量修饰元素体现品牌差异化,接受度就会更大。
理想ONE整车没有多余的线条,简约勾勒出力量感点到为止,贯穿式灯组作为点缀,朴素的侧颜,敦实的车尾,整车设计没有“异常”。
内饰一目了然,本该惊艳的贯穿屏也被“平铺直叙”的中控包裹安排得四平八稳。理想ONE想表达豪华温馨的氛围、科技感具备但很稳重踏实的感觉。
服务就得与其匹配:仅有一款车型一个配置,少了很多拐弯抹角,直营模式让其服务输出没有外力干扰,售前售后,理想汽车都想提供良好体验。
增加门店,普及体验,理想汽车略显急促的步伐有这个原因。产品体验与制造管理密不可分,没有品控,一切都是空谈。
6.5亿并购力帆汽车,拿下生产资质开建常州基地,与当时的一众新势力不同,李想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控,减少代工的不确定生产风险。
除了坚固的车身、得体的设计,理想ONE销量的火爆正好赶上了天时地利。
在燃油车向纯电的过渡时代,增程式碰上了“天时”,中国有全球首屈一指的政策层面助攻,理想遇到了“地利”。
新能源发展初期,增程式解决了续航和补能焦虑,同其它混动技术一样,的确兼得燃油车和纯电车之所长。
增程式短期不会被淘汰,李想继续狅点技能树。
几乎所有新势力都在自研L3、L4,采购L2,本质上是出于采购L2的成本考虑和供应链的稳定,而L3、L4目前没有供应商,成了大家争夺的高地,理想也不例外。
李想表示,去年研发投入11亿元,今年会增加到30亿,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领域。
蔚来和小鹏去年花了24.87亿元和17.25亿元把家升级,去年投入10.99亿元的理想加注研发是必然的。
好的是,理想今年开始有一些针对性很强的布局。新款理想ONE首发的征程3芯片,是同地平线的联合研发产物,签了深度合作协议,理想汽车伸手触碰产业链上游。
前不久,理想汽车同绵阳新晨动力成立合资公司“四川理想新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制造全新增程器,这是个有理想的行为。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中长期增程式仍然是代替燃油车的好选择。可见,理想仍将是主打增程,为纯电铺路的战略。
根据官方公布的新车计划,明年理想汽车将会推出其第二代增程式平台——X平台的首款车型,后年再推出两款。
新势力们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氪、岚图这类背后站着大厂;一类是蔚小理,规模上难敌转身而来的传统品牌。理想进攻纯电领域,甚至比以纯电起步的新势力还慢了一手。
按车型来看,岚图、Model Y,蔚来ES6、EC6,还有传统品牌的燃油车揽境、途昂,以及混动纯油都有涉及的汉兰达等,都是理想ONE的有力对手;
从价位上看,还有BBA的30万级别车型,小鹏P7的高配车型等,竞品很多,竞争很大,可瞄准的市场份额也很多。
奔着理想ONE而来的岚图,不仅多方面匹配甚至部分有所超越,在定价上刻意蹲守理想,尤其在车型选择上不仅提供增程式,顺手提供纯电选择。而理想汽车的纯电车型还在路上。
不知李想和投资者们做何感想?一步到位啊,还有武德吗?
岚图背后是几十年老品牌东风,虽然在乘用车领域建树有限,但其造车技术和经验总归有几本书。
眼下东风销量一般,品牌不振,直接把岚图定位高端,借子品牌破局的思路很明显。岚图不仅会被东风极度重视,产品上更会让诚意“怼到客户脸上”,破局者大多更卖力。
理想的EV,来迟了真的很被动。
今年2月,上海宣布从2023年1月1日起,插电式混动车辆不再发绿牌,去年北京也发布了类似政策,国内其它城市跟进只是时间问题,一线城市会首当其冲。
影响在一线城市的销量,代价不言而喻,纯电车型的推出迫在眉睫,理想汽车在其港股招股书中明确其募资款项20%用于纯电车技术、平台等研发,10%用于增程式研发。
由于一开始没有纯电车型,理想汽车并没有布局充电网络。特斯拉、蔚来、小鹏先行数年,理想要迎头赶上,砸钱是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融资、收购、或入股合作,比自己铺设来得更快。
自有充电网络可以为自家产品匹配充电功率,不管是产品研发和客户体验都更有匹配度和把控力,理想选择怎么花钱?
外部因素难免,内部因素难断,移动的家,“承重墙”问题频现。
对于数起明确的断轴事件,理想汽车对去年6月1日前生产的理想ONE进行了召回,免费更换了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
有意思的是,最初包装为“免费升级下摆臂”的措辞遭到口诛笔伐后,理想汽车才致歉改称“召回”。
9月初,一辆生产日期为去年12月的理想ONE以低于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中,右前轮蹭到护栏,发生脱落并断轴。
经历了新华社点名批评、8辆车烧毁在运输途中、“水银门”事件和多事之秋的9月,理想汽车的销量比较理想,状态不太理想。
仍旧亏损也是理想面临的问题。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车营收同比增长158.8%,50.4亿人民币依旧没能扭亏为盈,其净亏损达到2.4亿元,较上一季度有超三成的下降。
资本市场上,法拉第未来都可以让人大开眼界,理想汽车已是站稳脚跟的新势力,自然是热钱好标的,理想汽车不差钱。
前不久赴港IPO融资超14.9亿美元,单这一笔,按上个季度理想的亏损额度计算,大概可以支撑理想十年的时间,只是个假设。
自上市以来理想汽车股价一直小幅震荡,近期的震荡下行跌至100港元出头,与其调低第三季度交付预期有很大关系。
交付影响还会持续,李想要操心的还在于明年推出的理想第二款全尺寸豪华SUV,能否激起浪花,不只是事关销量问题。
标普全球评级预测2021、2022年新能源车将会实现每年40%至50%的增长,如果套用到理想汽车上,按月销10000台计算,全年12万台的产量到明年增长50%,也仅有18万辆的数据,与每年29万辆的期望值差距很大。
背后的投资者会记得李想立下的“Flag”。
三年磨一剑的确有利于产品力打磨,理想ONE单枪匹马的劣势日益明显,融资顺利的理想汽车不再有SEV项目停摆后的资金困境,苹果都开始玩多型号战术,李想是时候让理想重新起航。
理想的2021喜忧参半,李想怼人的背后,造车心酸和领航压力跃然纸上。红黑是非,中年看淡,终归是一盘生意,理想要有,货也得给力,站在高处,收货掌声的同时也受到最多的审视。
理想汽车有时间,有资金,实现理想,李想还差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