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朋友聊起,你这辈子最希望实现的是什么呢?
几个人表示,挣很多很多钱。
我和另外几人表示,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人不理解,便说:我们比较俗,只是想挣钱。
我说:我也在努力的挣钱啊,但挣钱是途径,不是目的。
目的还是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做事情的资金,需要自己前期努力挣到。
对方就问:孙老师,那你挣多少钱能够呢?给我一个具体的数目。一千万够不够。
我说:无法量化,也得看我想做成的事情需要多少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形势的变化,外界机遇的变动,所需资金的多少也有变化。
另外,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自己心量的变化,以后想什么事,现在也不能定死。
所以我确实无法量化,只能不断向前走着。
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可是很多人没想究竟,所以才产生了那么多人间悲剧。
比如穷人乍富之后乐极生悲,家破人亡。
人们拼命赚钱,却越赚越空虚,只能在和他人的攀比中获得短暂的快感,可是攀比带来的痛苦又远大于愉悦。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视频。
一个女人在家里躺着,说:孩子也上学了,家里有房有车,没有房贷,老公也上班去了。账户里有积蓄,生活没有任何压力。
什么都不用干了,睡觉吧,生活好像很满足了,又觉得很无聊。只能睡觉了。
看着实在悲哀。
我们的社会,什么都教了,唯独没教人们树立人生理想,去感受追寻梦想,实现自我。
前几天有人问我:孙老师,钱能给人带来幸福吗?
我说:“钱是物质,幸福是精神层面的感受。当人能将物质转化为精神,才能获得幸福。”
确实是这样,生活中,太多的人在追求金钱,却不知道追求来干什么。
就像你拼命的造船,却忘记了造船的初衷。
你拥有了无数船,但没有驾驶的技能,依旧无法渡到幸福的彼岸。
民间好多暴发户有钱后,马上陷入吃喝嫖赌带金链子的漩涡中,不断地刺激肉体感官,以为那是快乐。
但那种刺激仍然停留在肉体这个物质层面,不长久,也不是真正的快乐。
幸福只存在于精神世界,所以,想要幸福,首先要有精神世界。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段旅程,钱就是你的座驾和动力。
没钱的时候,如同赤脚行走,确实影响你攀登更好的山峰。
随着你的财富越来越多,或许换上了汽车,飞机,甚至航天器,遨游太空。
工具使用的好,确实能帮助人更快的攀登,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所以,想要获得幸福,钱和精神世界缺一不可。
如果只把挣钱的目的停留在满足物质需求,住的房子比别人大,穿的衣服比别人金贵。
总有一天会陷入无聊。
仍然是丰子恺评价恩师弘一法师那句话:
人生有三层楼,有的人一辈子停留在第一层,锦衣玉食,孝子贤孙就够了。他们没有精神世界。再多的钱也只是堆砌物质生活。
有的人脚力好,走到了第二层,沉静在学术研究和艺术中,发现得来的愉悦感远远大于第一层。
人只有进入了这一层,才能获得精神世界的幸福。
少数人如弘一法师,生命力强,活的认真,又上了第三层楼,那就是宗教,进入了灵魂的世界,将获得精神世界更高的境界。
人生在世,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愉悦缺一不可。
金钱与精神并不冲突,我们社会中一直有一些错误的观念。
比如金钱是罪恶之源,那是因为有些人缺乏对真与善的认知,错误的利用的金钱。
比如,有钱带不来幸福,那是精神匮乏的人们不会正确的使用金钱。
马斯洛说,人有五个层级的需求。
五种需要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生理的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安全需要: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例子: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尊重的需要: 尊重自己(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和对他人的名誉或尊重(例如地位、威望)。
认知需求- 知识和理解、好奇心、探索、意义和可预测性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认知,审美,自我实现,超越的需求已经被扼杀在了襁褓里。
带着残缺不全的人格走到成年人的世界里,即使你再有条件,也很难登上第五层级。
被尊重已然成为社会人群需求的天花板。
我也在努力挣钱,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所以有人问我最想做的是什么?我回答:是把我想做的事情做成。
但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随着人生往前走,可能我想做的事情也会有变化。
为了做成这些事情,我需要足够的资金,所以现在努力赚钱,以便能顺利实现我的理想。
钱能带来幸福吗?
我回答:“没钱不可能幸福。钱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但只有钱是远远不够的。
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能将物质世界的金钱,转化成精神世界的幸福感受。”
其实,人生这条路的尽头,只有一个,就是死亡。
在死亡面前,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房子,车子,亲人,爱人,世间的地位,荣誉,财富,都将消失。
只有生命体验,和体验之后自己的感受和体悟,才是属于自己的。
所以,赚钱不是我最想做的事。
但我在努力赚钱,希望它能为我的生命体验服务,帮我实现我真正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