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745回复1 字数 2,853
IP:- 中国河北廊坊
作者:赵忠心 经常有家长问我:赵老师,怎么感觉现在的孩子不像过去那样跟爹妈亲,那样听爹妈的话了呢? 我说,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很难逆转的发展趋势。 这不能怪孩子没良心,忘本,白眼儿狼。让我说,要怪,只能怪父母。 因为现在许多的年轻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小宝贝”、“小天使”说个不停,但对孩子的实际付出却日渐减少。父母只是在孩子身上金钱的投入大大增加,而“感情投入”却是“偷工减料”,大大地打了折扣。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众所周知,家庭里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本来是非常私人化的行为,但许多本来该由孩子的亲爹亲妈亲力亲为的事,很多人却不惜重金早早地交给了别人,转嫁到社会的成分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 不信?请看事实: 比如,乳婴儿期的孩子不能独立生存,本应由父母亲自抚养。但现实是,由父母亲自带的越来越少。孩子生下来以后不久就“外包”,交给保姆、老人或寄托在别人家的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是刚几个月的孩子就“一托了之”,送到托儿所全托。因此,孩子管阿姨叫“妈妈”,管妈妈叫“阿姨”的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把很少见到的妈妈,看成是可怕的“狼外婆”而避之不及,躲躲闪闪。 为了保全母亲美好的体形和身姿,或因为工作忙顾不上,或为了避免晚上喂奶影响自己休息,让孩子吃母乳的越来越少;而是改喝牛奶,还得是外国的。孩子享受妈妈身上的气味、跟妈妈亲昵的机会大为减少。孩子吃母乳,闭着眼睛就能闻出妈妈在身边的味道,现在孩子闻到的女人身上都有的香水味儿。过去说“有奶便是娘”,现在有奶的不见得都是娘。 懒得侍侯孩子拉屎撒尿,给乳婴儿使用传统尿布的大为减少,而改用“尿不湿”的非常普遍。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明“尿不湿”开始,对使用“尿不湿”就一直有争论,至今也没有停息。使用“尿不湿”妈妈倒是省事了,夜里可以呼呼大睡;但与孩子的皮肤接触大为减少,患“母婴肌肤接触饥饿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将来孩子长大了不听话,顶撞父母,甚至不孝敬父母,再说“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恐怕就理不直、气不壮了。因为有的妈妈把孩子生了出来,就成了“甩手掌柜的”,很少“亲自”侍候孩子的拉撒,侍候的不是家里的老人就聘请的阿姨。 过去,都是如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中所说的那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现在,一般都是“慈母手中‘钱’,孩子身上衣”,亲手给孩子缝制衣服的妈妈越来越鲜见,有的妈妈甚至不会“纫针”、缝纫。你看现在孩子身上穿的衣服,一个比一个价钱昂贵,一个比一个档次高,一个比一个的“品牌名气”响亮。但不见得都贴身,穿着舒服。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本来是在家庭里、由父母亲自对孩子实施的教育。但在很多家庭里,家长不“亲自”陪孩子玩,“亲自”辅导、教育自己的孩子,雇佣家庭辅导教师代行家长教育职责的越来越多。孩子如果还是没有学出好的成绩,家长说“你花的可都是老子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呀!”孩子会毫不客气地回应:“你们生了我,就应该尽义务!”孩子直接顶撞父母是不对,可说的不是一点儿道理也没有。 为外出打工、外地就业,与年幼的孩子两地分居的比比皆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有的为出国留学或异地工作,把孩子留给老人看护的也越来越多,城市里实际上也有“留守儿童”。在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目中,父母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思念远在天边的父母,只能看着父母的相片偷偷落泪。一个七岁的边远农村的留守儿童,在用记者的手机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爹妈打通电话时,小心翼翼地问:“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说出这样让人心酸的话,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父母关系破裂、离异与日俱增,离婚率已多年居高不下。“首都”北京名副其实,离婚率在全国“首屈一指”,离婚率接近百分之四十。残缺家庭越来越多,家庭这个“保护伞”越来越靠不住,“避风港”遮风挡雨的功能越来越差,孩子的生存环境日趋险恶。有的“家庭战争”连绵不断,孩子在刀光剑影中苟活,若大的家庭竟然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三尺课桌,被父母连绵不断的“家庭战争”给“烦”死的悲剧,时有发生。 送两三岁的孩子入整托、小学生住寄宿学校、中学生到外国留学的越来越多。未成年孩子对家庭、父母非常依恋,强行隔断父母子女亲情是很残酷的。不少孩子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好像自己不是爹妈生的。作家王朔在《给女儿的信》一书中说,小时候他送全托,父母因工作脱不开身星期天也不接,常常是几个星期才接一次。他当时就觉得自己不是爹妈生的,而是“政府生的”,直到中年还耿耿于怀,跟父母很生分。 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因事业忙不能亲自带,就寄托在我家。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有一天,女孩突然哭了起来,我关切地问“怎么啦?生病了?”他摇头说不是。“是同学欺负你了?”说也不是。究竟是怎么啦?女孩气呼呼地说:“小时候,他们(指父母)就送我在幼儿园全托,一个星期接一次;现在,我上小学了,又把我全托在你们家,还是一个星期接一次。哼,等他们老了,我也把他们送敬老院,也一个星期接他们一次!” 这个我亲身经历的真实的故事,提醒今天那些一心只图自己清闲的父母,不得不提防将来你们老了,孩子也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你们“对付”孩子的方法,对付你们做父母的。 有的人不仅亲自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都懒得“亲自”生孩子,自然分娩的越来越少,采取剖腹产的越来越多。为了让孩子出生在一个“良辰吉日”或是争取早入学,违逆胎儿“意志”,不惜以身试“刀”,竞相强行让孩子提前见天日。什么试管婴儿呀、借腹生子呀,在我国也快要成了一种时髦。 “父母之爱”是孩子精神食粮中的精品,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孩子渴望父母亲情,但只能“望梅止渴”,远远得不到满足;需要体贴照顾,父母却在千里之外,只能望洋兴叹;生活上有困难,父母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孩子从小就处于无助状态。难怪孩子变得冷漠,与父母间感情日趋疏离,甚至形同陌路。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投入”和“回报”是相对应的,情感投入“偷工减料”,回报必然“缺斤短两”,让人感到分量不足。 有的父母会感到“冤枉”,孩子从小到大花的每一分钱不是父母的“血汗钱”?现在的父母在身上的投资很慷慨,舍得花钱。 但必须明白,金钱的投入不能代替“感情的投入”。投入多少金钱也不能作为“削减”感情投入的借口。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由于特殊的血缘关系和亲情关系,父母对子女具有强烈的感化作用,子女从感情上也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自觉地以自己的行为满足父母的期望、取悦父母为己任。但现在,由于父母之爱的缺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大大降低,父母对子女的感化作用大大消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必然的。 有人可能会说,孩子跟爹妈不像过去那样亲,这有利于孩子自立。所谓“自立”,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但是,自立不能以丧失亲情为代价。如果子女跟父母都不亲了,甚至连父母都不认了,这种“自立”还是不要为好。 要密切父母子女亲情,子女听从父母的教导,强化家长的感化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固有的优势,家长就要多付出,在孩子身上有尽可能多的感情投入。 |
楼主2021-9-21 20: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