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054回复1 字数 5,300
IP:- 中国山东济南
这世间隔不住的东西 肖申克的禁锢,隔不住,对自由美好的渴望,那,是生命最真实热切的爱。 幽州台的苍茫,隔不住,亘古人心彼此凝望,那,是最深沉的关切和慰藉。 柳宗元的江雪,隔不住,恒久的孤独同思索,这,是寻找探求的心灵之路…… —题记一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说:人生犹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和骚动。 去岁冬末到这个春天,因为疫情缘故,隔着玻璃,少了无数喧哗,但,骚动,却难以遏抑。 之前虽也曾居深宅,但自主选择、被动制约,迥异差别。不免有情绪,尤其当看到窗外,那一抹绿意,一点一点,冒出来,萌出来,钻出来…… 逐渐平定这情绪的,是楼上某个人家,涌出的琴声。 有时,是经典外国乐曲,《致爱丽丝》《四小天鹅》。有时,是中国传世民乐,“长亭外古道边”“彩云追月”。还有时,是些耳熟的儿童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小白船》。也有曾经的通俗歌曲,《心雨》《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之前间或也曾听到某处琴声叮咚,但只是下意识觉得:大概是谁在练手吧。 但如今,把它请到心里来,情形完全不一样了。 那旋律,或活泼欢快,或深情浓烈,或沉静平和……有时像一泓明月清泉,石上心间流,含情脉脉想对你诉说。有时像一条沧浪溪河,清亮而清澈,欢呼雀跃想让你趟着。有时像一面湖水水泊,让风吹皱了,荡漾轻波想让你的船过。就这样,流着,淌着,跳着,蹦着,窜着,冒着——没错,那感觉,是生动,是蓬勃,是奇妙,是喜悦,是感动,就是有关春天的那种感觉,情不自禁,想同一首歌。 音乐,是一条释放和寻找的途径。不知弹琴那位是否找到了安心之处,我感觉,自己因此告别了这,各自囤居、隔开春天的“离骚”。骚动,变成了一种更有弹性的驿动。 那音符,像有魔法一样,穿梭着,游逸着,飘洒着欢欣鼓舞,好像这近在眼前的春天,一伸手,真真就可以触摸了。 再看窗外,微茫的春天,从朦胧变得明亮,这音符,成了其中那曼妙的一抹。这感觉就像,一枝红杏出墙来,如果你在墙外,一枝红杏进门来,如果你在门里。 心,可以复归宁静,但却富有生机。比如,这一夜的春雨,你可以,一边听一边数,一边想着那一树红杏,也许隔天就能“深巷卖杏花”。杏花开了,那我恋想的小桃红,那我惦念的杨柳青,也不远了啊。柳青花明,再想想,原上草离离,已是漫山风…… 听着,想着,感觉着,就像看到了这真实的画面。这感觉,充满真切的热爱,充满无比的希望。而,正因这热爱和希望,因为这美妙的滋味,心,愿意等,等待那延迟的满足。 这让人不由一下就深刻理解了,肖申克的深牢大狱里,被冤狱诬告的安迪——他竭尽所能、想方设法,用整日烈日暴晒下的劳作,为自己和一帮工友换来了仅仅几瓶啤酒的淋漓痛快,和短暂惬意的清凉黄昏。更用一周特殊“小灶”号房、独自遭受折磨待遇的代价,在那个残暴的人间炼狱,放出让他自己心动陶醉、久违了的旋律。他的想法很简单,即便在那个残酷冰冷到极点的地方,他也决不能让自己的心,被冰封冰冻,他要让自己那颗心,继续充满生机,继续葆有对美好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这,是生命最真实的希望。 也就在那奇迹般一刻,当音乐、音符飘散开来、窜进耳朵,早已沉入冰窖、深沉绝望的瑞德,眼中浮现不可思议的光亮,就是那瞬间的一丝光芒,让他那颗早就冻僵的心,重新地活过来,注定他,后来走向那希望。 武汉的民众,是和春天隔开最远的了,近在咫尺,天“隔”一方,不论隔着什么,但他们心中,怎隔得开汹涌热望:樱花开了,他们一定在想,尽快定风波,她在丛中笑。他们一定在想,地道、热乎乎的热干面,他们一定在想,美滋美味生活秀。他们也一定在想,许久空旷的黄鹤楼,芳草萋萋白云悠悠。他们一定在想,“五月梅花落江城”,绝不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这个特殊时期,口罩成为必需的自律、保障,又像是一道自然的“隔膜”,自由呼吸变奢侈,原本一个普通寻常、平凡和平实的春日,变得弥足珍贵,即便防护出门如此前行走,心头却总有一种不能彻底释然的羁绊。在这种时候,愿望可以如此简单美好:走在春风里,走在阳光里,走在春天里,自由地看,自由地行,自由地呼吸。这生活所浮现的美,这生命所渴望的美,就像安迪逃出了肖申克,在那狂风暴雨的洗礼中,张开双臂——去迎接,去拥抱,去拥有,去释放,去绽放,去获得。 窗外,是天然的自然,这,也是一种天性的自然。 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隔不开。 二 神仙隔不住人想人。 这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插曲。 央视下午新闻直播之前,在重播这部电视剧。这歌原汁原味,配合剧情相当的妥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神仙,也隔不住这人想人啊。 这个想,更多是“江头江尾”“夜雨巴山”的隔岸情思,带有更多个人情愁。 我,也在想。 远远窗外,站牌从许久开过一辆公交、到后来逐渐线路停摆。平素热闹的马路,从未有的旷阔寂寥、几乎不见行人踪迹。小区之内关门闭户、几个零星人影,上下楼间电话拜年…… 新闻报道“武汉封城”那刻起,实际上全国大多城市、乡村,都如眼前景象,进入了同一状态:小区、村居的入口,专人把守,“岗哨”林立,对号对证,从一处单位到另一处,需要介绍信、大红戳、通行证,一个都不能少。 勿需再多加考虑,就能推测到事态严重: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像极七、八十年代,出门靠机动车、双腿,有事登门全凭介绍信,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从一个山寨到另一个山寨,暂时此路不通,原路请返。 气氛、情绪,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间变得紧张。 不由想:那座城里的人,他们身在其中,看到这般景象,又该、更该多么恐慌啊! 又想:如果是发生在古代呢?也有这么座城,碰上同样情形——中国历史记载,曾有很多次疫情记录——假如,城门这么一关,锁链门闩这么一上,无助的他们,该怎么办?能关得住、关得上他们的呼天抢地么?能关得住、关得上他们的悲声哭号么? 假若,有人想摸黑攀墙翻城而逃,月黑风高,黑灯瞎火,会不会一不小心、失足掉进护城河中?即便是有人侥幸逃出生天,一路仓皇不及北顾,紧张疲惫、缺吃少喝能坚持多久?就是坚持着投亲靠友,会不会当头棒喝闭门羹?如果这样一来,无家可归,无处可去,到哪里会不会又被当作异类、被众人唯恐避之不及? 家人因此笑我:你,这就是替古人担忧。 是啊,我知道。可我也知道,我,不是蜉蝣。匹“蜉”有没有责,我并不清楚,可我深知,匹夫有责呀。 我不知道一只蜉蝣,在人短暂的一天——它漫长的一生,或因你呆在家无聊、无所事事,而感觉变漫长的一天——它那短暂的一生间,它除了竭尽所能的繁殖、拼尽全力的飞翔外,它还会不会思考——抽一丁点空——思考它和同类,在这朝暮间的“蜉”生如梦。 人想人,谁也隔不住。我想人,想的是,哀民生之多艰。想的是,先天下忧后天下乐。 怎么能不想人,怎么能隔得住这人想人那! 山河异域,风月同天,这个人间好时节的风月,不应是,暮霭沉沉楚天阔,想的是,何时极目楚天舒啊。不应是,芳草萋萋别情愁绪,想的是,野火烧不尽风生又水起啊! 不发思古之幽情,又如何,来者犹可追? 所以,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俯仰天地,说:不见古人来者。 他当真没看到么? 他看到了,他一定看到了,看到了在这千年万古间,在这莽莽苍苍渺渺茫茫的穹宇之间,在这杳然辽阔无垠的时光之中,我们所有人,和我们那沉甸甸、深沉沉的共同的命运,所以他,面对这悠悠天地,怆然而涕下。 他看到了,这种深入骨髓的共情,感同身受,是更多的想、更大的爱、更深沉的情,是最为关切的关怀,和慰藉。 他看到了,也所以,从亘古到如今,我们可以穿越到彼此的心,和那一颗苍凉的灵魂相契共通。也所以,那明月所照着的想的人、那些被想的人,和那些因彼此想着、不眠难眠的夜,从未曾是两乡啊。 古人也罢今人也好,最微妙,便是那个“人”字。它以“互相支撑”结构,彼此倚赖彼此依靠,共同承担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不致颓倒压垮。共同牵系生命难以承受之轻,不致轻易飘散。而从它的形体来看,彼此链接,同样直观形象:左边一撇,连接着绵延至今的远古和从前。右边一捺,又相连着延绵伸展生生不息的未来和以后,紧紧连接“前人同后人”。而在连接之处,那个交点上,对应人的身体位置来看,正是一颗心。 是的,是一颗心,是那一颗恻隐之心,所以仁者爱人。是的,是一颗心,是那一颗羞恶之心,所以义不容辞。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多怀着、存着这心的人,涌向了那座悲情城市,伸出他们最温暖的手,张开他们最温存的心。正是这一颗又一颗心、这一个又一个人,让我们在这个时候,看到了,世间最感动的真情,看到了,人性中最大的良善,看到了,人们因之拥有的坚强、坚定、坚韧。 是的,是这颗心,是它们紧密相连,才让人彼此想着啊。是的,是这颗心,是它们紧密相连,才让这同根相系同脉相牵,才让这同一天空下的人,真正同命相连。无论艰难困苦时候,无论峥嵘岁月,也不论太阳重新照耀、洒在前方的时候。 这颗心,这种爱,这世间隔不住,这时间,也隔不住啊。 这种情,这种爱,善莫大焉。 三 隔不住的,还有孤独。 这一年伊始,其实除了这瞩目焦点,还传来诸多消息:非洲席卷的铺天蝗灾,南极大陆百年罕见的红雪,北极大片消融的冰山、历史新高的气温,从未有过的鳞虾锐减……只不过,由于渐渐形成旷日已久态势的抗“疫”战争,生物链最高阶的人们,焦头烂额暂无暇顾及。 这个地球村,村居环境每况愈下。 有一张图片印象极深:一只北极熊,趴在一块眼看就要融化的浮冰上,眼巴巴地看着身边茫茫的冰洋,茫无际涯全是水,周边再无其它。它眼中尽是无措茫然,和出离了恐惧的惶然恍惚。它,是孤独的。 如果手机装有微信APP,每当开启就会看到:有那么个小人,正站在那眺望,远远的一颗星球,周围一片仿若虚空,除了他——他,也是孤独的吧。 当原本的那一个自己,在彻底裸露时,那一种唯独的孤独,那一种纯粹的孤独,一只熊,一个人,又有多少分别? 有种孤独,是孤独中的孤独,像柳宗元垂钓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那个孤舟蓑笠翁,独钓这冰天雪地一江寒雪。在这白茫茫沧桑桑的天地之间,和它浑然一体的孤影,哪里只是人迹灭,难道分明不是人寂灭?这一种孤独,叫“宇宙性孤独”,也就是在人的意识之中,宇宙也会拥有的孤独。自视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这样和宇宙相联的时候,是会生发出将其他诸般万类踩在脚下、独孤求败的骄傲自豪,还是会感到越发寂寞、越发孤独、深入心魄的冷? 作为和自己所认为的地位匹配的智慧生灵,人应该是和天地浑然一体,是同万物宇宙和谐交融。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已全然拥有但不觉其“有”,只会感觉自然、自在、舒服。可现在的我们,更多寂寞冷的孤独。 人需要在孤独中,找到或重温前面那种感觉。只因为,即便是一根孤独的芦苇,即便是一只孤独飘飞的蝴蝶,即便是一座深海间沉默到沉没的孤岛,都要融于眼前这个世界。 有时,孤独会有无助,难免会让人痛苦,但,孤独更多于人有益,人需要,甚至必需这种孤独。只有刻骨铭心的痛觉,才会让人警醒、省察,在彻底静下心后,反思自我——环境发出的各种警报信息,值得每一个个体深刻、深入反思:能源的过度开发攫取,能量过度的释放使用,环境生态的掠夺破坏,平衡被打破自然的剥削,自由意志的恣意妄为……不是老生再谈,是迫在眉睫。而这次疫情尚未溯源,不论究竟是由何引发,其间暴露的人的要素、自然要素,更需要更久、和更深的思索。 人不是独立存在于此,但,人需要独立的思考。在这孤独中独立思考之间,生发的敬畏之心,可以让我们更加尊重自然、更加热爱生活和生命。经由是非之心,可以让我们洞明通达、生长出真正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那可以看到的光,是,那可以抓住的希望。 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只会思考、飞进了庄子或不知那谁梦里的蝴蝶,一座会沉思的孤岛,到底会有什么不同? 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可以一苇过江,一只会思考、飞进了梦里的蝴蝶,可自梦中觉醒,一座会沉思的孤岛,它,会看到、找到一座桥。 这座桥梁、这些路径,都指向我们的心灵。在孤独之中思索省察,在孤独之中追寻探究,唯有这样的一条通道,让我们进行修正、自我的调整,变为可能、成为现实。 我们需要孤独,需要孤独的思考,才能发现世间的“德”,才能寻觅同天地宇宙和谐的“道”,德不孤、必有邻,也才会拥有生命中美好绿洲的“芳邻”。 反思和省察,有时候,不免要否定曾经的自我,直面真实的自己,我们的集体意识也会有为安全所需,无意识、下意识的抗拒。直面它、直面过去,哪怕直面这有限的真实,也如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般的痛楚。眼中吹进粒沙,都感觉生疼,容不下。而反思和省察,像心头自行抵一把刀,自我剖析心如刀割。刃在心上,可再痛、再煎熬,也要忍。正是这反思中的进步,让我们在岁月中变得坚韧不拔,让生命在淬炼中变得卓尔不凡。 既然,孤独是注定隔不住的,那么当这种感觉来临,在我们需要它的时候,让那些它所关联的思索,进入那更深处的生命,进入生命的更深处……只有这样,逐渐的,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坚韧,更加厚重,更加深远,更加通达,更加豁然…… 哪怕,多么不堪回首的岁月,也要勇敢地回望,在再回首间审阅苦索。苦其心志,砥砺以行,好像是一片茫茫皑皑、无垠冰天雪地之中,寒冷凛冽的刺骨,风雪吹得睁不开眼,但,还要鼓足勇气,坚持着前行。 向前走,向前行,走过茫茫白雪。向前走,向前行,走到荠麦青青。向前走,向前行,走到白云悠悠。向前走,向前行,走向朗朗晴空! |
楼主2021-1-19 23: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