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不冷不热的周末,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府河边烧烤。
大家吃着烧烤,喝着饮料,很是快乐。
这时,一片乌云飘过,天气说变就变,突然下起了雨。
大家手忙脚乱地撑起了天幕,纷纷抱怨这天气怎么说变就变。
这时,朋友小六说道:“雨中烧烤,你们不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吗?听着雨声,看着雨景,吃着美食,此刻人生幸福何求啊。”
大家纷纷笑了起来,阴霾一扫而空,又开始热热闹闹地烧烤了。
仅仅是一阵雨,让原本高昂的氛围进入低气压;也只因一句话,又让低沉的气氛重新高涨。
扫兴如同小偷,将慢慢积攒的能量瞬间偷走;不扫兴则如甘露,将滋养彼此的情绪价值拉满。
生而为人,不随意扫别人兴致,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你满心欢喜地跟家人说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家人却说“就知道瞎浪费钱”;
你兴致勃勃地跟伴侣分享大海好美,却被反驳“大海有什么好看的,淹死过很多人”;
你真心实意地跟同事分享一个好点子,却被不屑“就你能想到啊,我早就想到了”。
一句扫兴的话,能让一个人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曾看过网综《再见爱人3》中傅首尔和老刘的相处模式,觉得特别拧巴。
当老刘在聚餐时,点起火把,傅首尔会说“有用么”?
老刘在节目中赶羊赶得还不错,傅首尔却反问道:“你在家为什么做不好?”
老刘提醒车窗是绿色贴膜,傅首尔却回怼:“就你能。”
每当傅首尔说出这些话语时,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一股无名之火在熊熊燃烧。
而老刘听这些话,听了近10年。
似乎老刘在傅首尔的眼中就是不能,很少有一点点被肯定的状态。
通过节目,可以感觉到傅首尔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但老刘恰恰相反。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节目中,老刘所做的一切浪漫而微小的事,对傅首尔来说都是无用之功。
傅首尔习惯性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对老刘的为人处世进行价值判断。
两人的期望值长期不对等,不仅让傅首尔对老刘只有负面点评,也使老刘渐渐地失去了表达的动力。
毕竟,语言工作者的语言,如果用不好,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时刻神经紧张。
最终,两个人在这个综艺节目里,表达了日常生活差异,同时也接受了专家的感情调节。
但不和谐的种子早已无声无息地埋下并发芽,情感调解并没有让两人和好如初。
两人还是以离婚收场,没能挽救10年的感情。
很喜欢八月长安写的一段话:“那些固然很好,可我不想要,你不必劝;这些我不喜欢,但你心仪,我绝不出言扫兴。”
将我们自己的标准去时刻要求别人,换来的可能只是桎梏的枷锁。
就算是最亲密的人,也要知道如何在火堆里添柴,而非泼一盆冷水过去,浇凉了对方的心。
人是自私的个体,但偏偏又要生活在集体之中。
要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会爱和感受爱是非常重要的。
不动声色地释放自己的善良,给人恰到好处的成全,是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
不扫别人兴致,用心感受他人的付出并予以回应,是成年人的高级修养。
看过一个视频,觉得很温暖。
视频里,一位妈妈带着宝宝,在门口迎接爸爸回家。
妈妈穿着大公鸡的人偶服装,宝宝则穿着绿色的小恐龙人偶服装。
爸爸一开门,就被吓了一跳,嘴里嘟囔着:这是干什么?
然后,爸爸就径直走进了卧室。
妈妈有点丧气地对宝宝说:看来爸爸不是很喜欢。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宝宝突然惊喜地大叫:爸爸。
只见爸爸穿着黄色大恐龙人偶,一蹦一跳地出来了。
瞬间,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追逐、嬉戏起来。
妈妈和宝宝以这种特别的欢迎方式,给生活增添了乐趣;而爸爸的积极回应,也给妻儿留下了满满的美好。
没有无视,没有不耐烦,更没有训斥,只有活泼的儿子,可爱的妈妈和不扫兴的爸爸。
令人羡慕,也让人感慨,唯有用心感受,才有爱的反馈;唯有正面反馈,才能带来温馨和美好。
有句话说得好:“不扫兴不仅是一种情商的体现,也是对他人尊重和自我积极态度的一种表现。”
我念你冷暖,你懂我悲欢。
静下心来,沉浸式感受对方的内心,才能听到对方真正的想法。
若你懂得不做扫兴的事情时,他人也会全然放松,感受到满满的爱和正能量。
这些爱与能量,会成为滋养一个人的巨大精神力量。
有人会感到疑惑,你不会扫别人的兴致,那不就是处处老好人的状态。
对,也不对。
新时代的我们,是要成为能提供良好情绪价值的好人,而非成为只会“是是是,对对对”的好人。
哲学家尼采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心理越健康。心理越是健康的人,越通透阔达,柔和从容。”
真正让人感到舒服的关系,是同时兼顾了合理的建议和情绪上的支持。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这本书里,描述过很多钱钟书先生“傻乎乎”的事迹,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智慧与爱意。
1972年的早春一天,已经 62 岁了的钟书先生照常端上早饭,杨绛吃着吃着,忽然诧异说:“谁给你点的火呀?”
钱钟书正等着杨绛问呢,他得意地说:“我会划火柴了。”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给妻子做早饭。
杨绛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
还有很多日常小事,都显示出杨绛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
杨绛生女儿时,在医院住院,钱钟书每天到产房来看她。
有一次钱先生来看她时,羞涩地和杨绛说:“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而且把台灯砸了。”
杨绛的回答如通常一样都是:“没事,不要紧。”
杨绛对钱钟书的包容,滋养着两人的爱情与婚姻,也成为了众人心中的一段佳话。
理解与尊重,真诚与共情,变通与参与,做到了这些,就不会发生期待的落空,热情的冷却。
这里面,藏着“不扫兴”的智慧,使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和谐,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宽广。
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它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修养,一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能力。
▼
不扫兴,是爱与理解,是智慧与共情,是高情商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做个不扫兴的人,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周围的一切,用乐观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起伏。
你若快乐我陪你尽兴,你若风华我静静欣赏。
不扫自己的兴致,也不扫别人的兴致,才是你我在世间最高级的留痕。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