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275回复1 字数 3,150
IP:- 中国河北廊坊
提起苏轼,首先想到了他那些豪迈爽朗,照耀古今的雄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以及,“左擎苍,右牵黄,老夫聊发少年狂”。诗文间,豁达通透,玩谑不羁的灵魂跃然纸上。 然而,苏轼的一生,却是历经磨难,尝尽苦难,九死一生。苏轼少年得志,才华卓然,曾是当朝红人,一生几起几伏。直到晚年,被流放在海南岛詹州,去世前的一个月,他写了一首诗来抒发心情: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字里行间透露着彻悟与勘破,这样的心境,近于佛家所说的自性清净的寂灭境地。曾经是少年奇才,曾渴望出仕入相,施展抱负。被几次流放后,却不消沉。在黄州积极开荒种地,烹调美食,饮食交友,甚至有几段风流情事。如此一个轻逸潇洒,热爱生活的文人,又是如何同时有这般寂寥无处,大彻大悟的思想总结呢? 一 少年丧亲友后的悟道 这要从他年轻时候说起。因为家庭氛围和师友讲习的熏陶,苏轼从小就开始接触佛、道思想。所以他对世事飘忽变幻,人生偶然无常,要比一般人敏感的多。当他第一次和弟弟、父亲一起赴京师赴试而名震朝野时,却乐极生悲,家乡传来了母亲病故的消息,父子三人马上从繁华似锦的京师赶到荒凉破壁的故园。昨日还金榜题名,鲜衣怒马,今日便悲痛服丧,泪送至亲。苏轼在大喜大悲之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 在人生荣枯难料的虚无之感中,第一次对自己的仕途功名产生了怀疑。当苏轼怀着寂寥的心情踏上回京赴任的归途时,路过应试时借宿的渑池县寺庙,却被告知当初曾彻夜探讨佛法的僧人奉贤竟然圆寂归天了。而兄弟两留在墙上的题字也看不清了。岁月飘忽,生死难定的虚无感又一次萦绕而来。苏轼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正如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泰戈尔这样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在中国文士的心中,苏轼的这句清逸之作,蕴含着彻悟人生底蕴的禅机。 诗人用鸿雁掠过长空时,根本无心去留意留在雪地流水中的痕迹,来暗示万事万物全都虚幻不实。人更应该消除执着的心,明了世间万物变动不居,生灭无常的规律。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二 “乌台诗案”后的习佛 “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影响颇大的一次文字狱。因为政见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不合,苏轼又陷入了党争,被当时得宠的几个小人遍搜昔作,牵强附会,捏造事实,甚至告他有忤逆之心,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当初堂堂太守,被押解着游街示众,受尽屈辱。后来又被投入狱中,频繁受审。最绝望的时候,苏轼把平时吃的丹药收藏起来,准备不测是服下,只是为了最后能死的体面一些。后来,虽然免于一死,但是却开始流放岁月。 流放黄州后,也是苏轼对人生虚无的深悟的开始。苏轼戴罪流放黄州,当时官场上的很多亲朋好友都与他断绝了往来,生怕因此连累自己。人走茶凉,明哲保身,这是世俗中的常相。而此时,在他第一次遇到人生的巨大挫折的时候,在他处境最艰难的时候,过去结识的一些释、老方面的朋友,却不远千里寄信来问候,情义之厚,甚至甚于平时。对比之下,更让人觉得患难见真情。 苏轼感叹道:“以此知道德高风,果在世外也。” 这样的真情和关怀,更增加了苏轼和僧人交游唱和,论诗参禅的主动性。再加上经历过生死体验和人生磨难,他对佛教那种视人生如苦海,似梦幻,为摆脱烦恼而寻求解脱良方的出世哲学有深深的共鸣。在贬居黄州的五年里,苏轼每隔一两天就要到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审察。通过静坐的方式,达到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精神境界。 然而,佛教所讲的“实相”或者“自性清净”,是指佛心佛性而言,是以灰心息智来摆脱一切人生执着寂灭、涅槃境界,是一种对人生彻底否定消极的宗教教义。深受儒学教育的苏轼不可能如此就放弃的世间的功业。所以苏轼的习佛,从来就不是以出世为目的的,而只是想用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习佛是为了求个身心的清净安宁。这也是历代中国士人亦俗亦佛的原因。 随缘自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出世入世融为一体,在出世入世之间自由出入转换,进退自如;在现实的磨难和仕途的困顿中随时调试精神世界,以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在充满不平和烦恼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脱情怀和安宁心境。 佛学中的某些看待人生问题的观点,特别是禅宗的解脱方法,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他才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三 艰难岁月中安然自适 元祐更化不久,党争又起,朝中的昔日好友都和苏轼反目成仇,要将之置于死地。于是苏轼开始的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先是被贬谪到岭南的惠州,又被流放到海南岛的詹州。在这拖家带口,窜流岭海的十年里,家中先后九人丧亡,苏轼饱尝晚年失子丧妻的悲痛,已经做好了老死海外荒蛮之地的打算。然而,即使到了海角天涯,朝廷也没有放过他,专门派人将他逐出借住的破陋官舍。苏轼不得已,拖着年迈病体,自己盖了茅舍;生活困难,卖掉随身带的酒器以换取食物;南蛮之地多瘴气蚊虫。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苏轼居然没能让仇人如愿,能够安然活着,最终得以北归。 北归后,苏轼便写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此刻的苏轼,诗句间透露着随波漂泊于生灭流焕的人生苦海而毫不在乎的意思。如果说年轻时候的习佛只是一种试图失意时的安慰的话,北归后的苏轼已经有人生自我拯救的强烈要求了。 他在《六观堂老人草书》中写道:”六观,取《金刚经》梦、幻等六物也。“ 此处的“六观”,其实就是佛法所说的“六如”了。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亦如电。以自求本心的佛法求解脱,以虚无空寂为本的“六观”去看待世界,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看作生灭流转的过程。不仅世事是虚幻的,短暂的,就连人生也是虚幻的,没有什么事可以计较和执着的。 四 苏轼的生存智慧 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士人,当遇到人生中的困苦磨难时,很容易掉入消极的佛老思想中聊以自慰。这和现实情况有关,中国古代士人无力改变苦难现实,更不可能对造成苦难的封建集权制度有反抗之念,所以当面临灾难时,也只能用佛老的思想来寻求心灵的解脱。 然而,这样一种内心的解脱和平衡,也提高了自己对苦痛的承受能力,不至于因为烦恼和绝望而抑郁自杀,也避免了发疯发狂或者精神分裂。使自己身处忧患仍然能够保持清净心,不失为一种生存智慧。 用自自然然为人,平平淡淡是真的态度面对生活,不仅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得自在一些,也可以把富贵,功名看的淡一些。毕竟富贵难长久,功名身外物。而心灵的表里悠然,无所附丽的自然状态,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 苏轼有一首洒脱超俗的《哨遍》:“噫!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 苏轼就是这样,虽然一再被贬,半生漂泊,但是却从未把怨恨抛向这个世界,他虽然丧妻,失子,报国无门,有无人理解的遗憾和孤独。但是,在他被贬的路途中,却在密州救灾,在徐州抗洪,在杭州筑堤,在詹州教书。为了生计,他在黄州开荒种地,在詹州盖茅屋,苦难之中仍然乐观。在黄州时,因为穷,只能买得起当时人们不屑于吃的便宜猪肉,反而能够研发出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他在苦难中也不忘描写生活情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虽然有忧愁,但是他爱学习,善于思考,学识渊博,性情开阔。所以,他能够将一切忧愁幻化成诗,能够在看破生活的苦难之后,用出世的精神更加热爱生活,在苦难中,实现了境界超越。 来源:孙娟的书房,作者 孙娟 |
楼主2021-9-22 20:56:14
上一篇 祖地夏邑
下一篇 千零二十八天后,孟晚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