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469回复2 字数 1,310
IP:- 中国河北保定
曾经多少放不下,如今慢慢放下了;曾经多少不甘心,如今也不再执着。生命中的一切是不是都预定好的? 今天就说说信仰这回事吧。 记得在《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安迪还给典狱长的那本圣经里夹着一张字条: 救赎之道就在其中。西方人读《圣经》,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中国人几乎没有信仰,是哪个作家说过,缺少快乐是因为没有信仰。大概十几岁时,读这句,真的理解不了。因为那时的幸福很简单,很纯粹,实在和信仰谈不上什么关系,甚或不知信仰为何物。 犹太人被不少人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他们的婴儿在刚刚出生后,父母会在《圣经》上抹上蜂蜜让婴儿去舔舐,让婴儿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知识是甜的。 当时,我实在无法理解西方人对圣经的偏爱和信赖。 不论是伊斯兰教,还是修道院,不论是基督教,还是其他什么门派教别,似乎都很钟情于《圣经》。第一次接触《圣经》,是在基督教的教堂。在那种氛围下,跟着教父一起唱《圣经》,给我印象深极了。再后来在不少西方影视剧里也看到过不少类似的情景。 当时读《圣经》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些教徒明知道这就是一个心理寄托而已,却如此心甘情愿给自己洗脑。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哦,不,确切的说,应该是随着心境流转,才知道这点心里寄托有多重要。 生活大都是有苦难的,且不说欲壑难填。单单说,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呢?真实的生活,充满了各种不如意:考试不顺利,工作不顺利,婚姻不顺利,亲子关系经营不顺利,各种社会关系的不如意。我们在心里积累着各种不满,压抑着,释放不出来,各种执着,各种放不下,心里堵满了各种烦恼。这时候,自然需要一个出口,一个灵魂释放的出口。而《圣经》,恰到好处。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没有信仰。但是第一次进入佛堂,却有一种本能的沉浸感。尽管佛教起源于印度,并非中国的传统文化,但自隋唐起,佛教在中国也传播开来,大大小小的佛堂并不在少数。它度人间悲苦,解世间罪恶。要知道大多罪恶的根源便是灵魂的痛苦。我不信佛,但佛堂的檀香使人心静,大悲咒使人有被包容和安慰之感,满腹委屈无处诉,可佛陀似乎懂我。信奉佛教也是一种信仰吧。 最近,网上无意中多看了一些曾老讲的易经,颇有感触。易经是儒家和道家的起源。听曾老讲易经,仿佛一种灵魂的洗礼,心中多年的结似乎解开了不少。 曾经执着了这么多年的想法,追着所谓的梦想,被欲望折磨的体无完肤,无论身体还是灵魂都在痛苦中挣扎的,执着着。而今,当真放下了,也算是放过了自己。得不到的,反而不想要了,它们也许本就不属于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意义。曾老说,人各有命,每个人都应该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属于自己的,这几个字很重要。也许这和你一直所受的教育是相悖的,但,是你的,终归会来。不是你的,若是强求,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得不偿失。大概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都说,痛了,自然就会放下;拿错了杯子,本就应该放下。老老实实的承受上天给你的生命之重吧,哪怕是痛苦,也是渡劫。同样,也请踏踏实实的安享,命运分给自己的那份幸福吧。 我想,信仰之意,大概是教会我们放下,放下生命里不该有欲望,放下无谓的执着,去遵从属于自己的生命之道吧。 信仰是灵魂的净化器。有信仰,也是一种幸福。 |
楼主2021-11-25 09:55:56